令天下豪杰佩服。

张俭离席搀扶:“老朽不忍见栋梁崩折,而试言之。如何能受此大礼。校尉速速请起。”

自中堡瑶光殿被二宫太皇及少帝暂居。贾诩等人,便迁入国邸参议国事。

米花一出,流行国中。不但解黄变之危,又除量少之困。一囊家米,可出一斛米花。软糯而质轻。便于随身照顾。与吸水炭包并装入革囊,收紧后再外包锦囊,悬于身前。蓟国新式囊袋,既是香囊,又是食囊。

“大将军兵败身故,虽受董重所害,然孙破虏居功至伟。何太后顾忌西园卫中二千江东后辈,故不敢侵犯。且孙破虏为人忠义,董骠骑又与其有知遇之恩。常日颇多善待。猜想,孙破虏必不会等闲背主。园中江东后辈,皆以孙破虏马首是瞻。又如何能受校尉皋牢。校尉空耗心机,却徒劳无功。久而久之,必消磨大志壮志,心中抱负难成。上军校尉一职,诚如校尉所言,不过是‘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孟子曰:‘理亦无所问,知己者阕砻。良驹识主,长兄若父’。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以今时本日之大汉帝母,何太后必报此仇。杀尽董氏一门雪耻。董氏又岂能坐以待毙。必发兵反制。大将军何进以后,何车骑并董骠骑,才情、魄力,皆类同。难分胜负,或同归于尽亦未可知也。”贾诩已料定统统:“当时,洛阳十室九空,天家再无回天之力。太后或少帝,当下罪己诏,禅位于我主。”

“将群雄皆驱离洛阳。如此,何董二戚,才好关起门来,坐地分赃。”沮授嘲笑:“时至本日,仍想着机谋立国。社稷难觉得继,既是天灾,又因天灾。”

年年腊赐,珍羞美馔,琳琅满目,何其多也。然从二千石高官,乃至斗食少吏。皆首选“蓟王家米”。虽有百亩美田,八石高产。仍不敷分。乃至客岁腊赐,人均只分得香囊大小的一袋蓟王家米。不舍蒸食,遂与佩玉并悬身前。经常取一粒咀嚼,回味尤甘。

“袁绍必得高人指导。不然又怎舍帝都繁华。北军中候及上军校尉,皆手握实权。为各派争相拉拢。乃是‘雄职’,袁绍出身王谢,合法如鱼得水。”贾诩笑道。

“我主传令,重筑孟津及增修小平津二港。八关都尉,临时留用。然守关兵卒,需去芜存菁。”贾诩将蓟王敕令,传阅世人。

目送袁绍出精舍,张俭久久不语。好久,忽听喃喃自言:“若无狼籍,何来大治。袁绍、曹操、孙坚、董卓、袁术,另有宗室诸刘……群雄并起,之势成矣。天下棋局,落子无悔。”

米不宜生食。特别随身照顾,感染水汽,因此发黄,称“黄变米”。后代研讨,黄变米,自带多种毒素,可引发肝脏病变,及肾脏、神经侵害,并具有激烈的致癌感化。

见世人皆欣然点头。荀攸却笑:“却不知文和之谋,我主取否?”

得张俭金玉良言,袁绍幡然觉悟。离席下拜:“幸得张公指导,绍‘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守邸丞乃蓟王族兄刘平,贾诩邀其列席,却被婉拒。言道,六百石官,如何能与二千石并坐。

贾诩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主天降麒麟,为闭幕乱世。既为闭幕乱世而来,又岂能不上应天命,下顺民气。再续煌煌天汉,鼎祚连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