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东升,耸峙外室,了望将渭水河谷拦腰截断的燔史新关。西王母言道:“关外(王母视角)便是大汉。传令,更瑶池青衣,除油彩描画。行汉宫仪。谨言慎行,不成冒昧。”
南宫黄门寺。忽有一女子,身长七尺,服青衣,乘祥云,自半空投下。
古棺前,正有一人焚香祭拜。只见此人,后缀豹尾,前配虎齿,蓬葆戴(华)胜,长发遮面,不见面貌。自跪棺前,持重非常。
“喏。”黄门令左丰,这便领命。
多次南下,沿途建驿站、烽堠、坞堡、乃至城邑。再加青稞麦大得胜利。高原古羌,纷繁出山相投。屯田河川谷地,逆进高原。筑路通渠,持续汉化。西迁高原的越隽羌,已觅得踪迹。先前之以是行迹难觅,乃因四时迁徙,居无定所。得青稞麦后,越隽古羌,逐步安宁,转向农牧。藏于高原冰川极深处的古羌,皆如越隽羌普通,连续出山相见。刘备先前命人囤积的皮革暖棚,当有大用。
重砌石墙,再抹岩泥。隔断最后一丝亮光。一夜烘烤,浑然天成。
这还了得。
都尉玄,乃安眠国人。信奉佛教。故燔史关中颇多僧侣。西王母一行入燔史关时,正遇大队人马出关。
队中匠人,兴高采烈。海阔天空,谈兴正浓。西王母驻车聆听,此去竟要将麦积山,凿成佛窟。
“好。”祭拜之人,悄悄开口,雌雄莫辨。乃当世“西王母”。
此时现在,千里以外,京师洛阳。
女子对曰:“妾乃墉宫玉女王子登。王母遣我为使,七月初七,(王母)降为麟子弥月之喜。”
换言之,燔史关城,亦是开辟营地。云集四方旅人,为大汉开疆辟土。
摆布无不骇然。
陈仓狭道,夹于大震关、大散关之间。山谷崎岖,本不通车马。后蓟王命人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凿栈道,架悬楼,通途遂变通途。起初只为军用。后改民用。来往旅人,可无需与丝路贩子争道,抄此近路入关。换言之,陈仓狭道乃是旅途,非商道。
“速请太皇、太傅、大将军、三公、九卿……殿内相商。”
此去洛阳,乃为插手天降麟子,弥月之喜。弥月礼,便是后代满月礼。时人坚信,天人感到。灾异乃上帝示警。黄巾乱后,四海升平。天降麟子,再续汉祚。几成海内共鸣。如此嘉会。怎能无“凡得道授书”,皆朝于昆仑阙之西王母驾临。
“喏。”车马列队入关。通关传证,一应俱全。凡遇扣问,便说是关外旅人,回籍探亲。守关兵卒,核验无误,这便放行。话说,自蓟王中西域而立幕府。丝路通达,久无战事。各地百姓,常来常往。兵卒见惯不怪。
武帝时,“七月初七,王母降”。
蓟王以随身玉佩,换得青稞麦。又误打误撞,解西獂释比一脉血咒。可谓一举两得。毛女翟姜,今为灵辉美人,精通诸多上古巫术。论渊源,似与西王母,伯仲之间。
掐指一算,麟子弥月之喜,亦相差不大。
先前,四将兵分二路,讨伐黄巾。董卓轻敌冒进,被困长社。战后论功行赏,本居四将之末。岂料暗中贿赂张让,私改“轻敌冒进”,为“捐躯诱敌”。遂擢升左将军之位。后遭侍御史刘岱弹劾,这才作罢。终位列后将军不提。
陇右,陈仓狭道。麦积山,獂王墓室。尘封的石壁,再被人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