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令崔琰,功不成没。
“擢升雍奴长钟繇为雍奴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如上所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如此,右国相且手札陇右,待蓟王决计。”王太妃言道。
“擢升阳乡长崔林为阳乡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不等乐隐落座,世人便纷繁点头。
简而言之。城长,秩三百石;县长,秩比千石;城令,秩千石;县令,亦秩千石。待并三县为郡,设“尹”,秩二千石。县长、县令皆是暂设,今后当撤除。因刘备欲分封诸子为县侯。当时,则需置家丞、国相。并县后,各县令长,当酌情晋升为“尹”。
“喏。”
王太妃悄悄点头:“如此,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如前所说,为行高薪养廉。刘备将王宫内官俸禄,亦做辨别。
蓟国因水而兴。巨马水路经年不冻,商船来往如织。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两座坚城各纳公众,万五千户,及五千户。南广阳一地,有民二十万余。亦是督亢秋成之重镇。
“粮秣已转运毕。冀州属吏正分批运抵各城营地,充足哀鸿饱食。只是黄巾逆乱,为造构造诸器,将城内房舍尽数裁撤,若要重修故里,尚需光阴。便是六位国主之王宫亦未能幸免。皆残破不堪。诸国相来函,急需我国良匠代为重筑。”耿雍再答。
比如,范阳令管宁,便是“蓟西尹”的上佳之选。
泉州如南广阳。一港一城,因水而兴,繁华鼎盛。加上甘宁、胡玉、郭祖等,已悉将家眷迁入,送邴原轻松达线。
“封范阳令管宁,西林令阎柔,益昌令卢节,容城令卢俭,平曲令刘涣,南广阳令崔琰,为王宫行人。”
“臣觉得,可由诸城令长,相互保举,再由王太妃、王妃甄选。”耿雍答道。
也便是说,王宫内官,亦各有合作。并非虚职。
“擢升三台长胡辅为三台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投向崔琰的目光,亦多有羡慕。须知,撤除得食二千石俸,六百石王宫行人亦升为千石王宫舍人。两项相加,食俸七十五万六千钱。堪比食中二千石之九卿。再加春腊二赐,近乎百五十万。皆是蓟国上币,四出文钱。实在是……高俸。
门客食俸四百石。行人食俸六百石。舍人、洗马、门大夫,食俸千石。庶子、少师、王傅,皆秩二千石。
“擢升新昌长陈群为新昌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世人纷繁看向千石首席。
钟繇屯田千里,移民不竭北上。年前又安设邺城妇孺数万,因此达成双食俸之线。
南广阳港与南广阳城,隔巨马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港口亦有护城河环抱,并围建障墙,本是一座障城。后因并六县为国,南广阳退居国中,不再守备国境。因而南广阳港亦经多次扩建,现为南广阳港城。凡港城,皆附属南港下辖。
安次县内安设有二十余万上谷乌桓部族。若非马邑,草场等督造稍稍滞后,华歆也早已撞线。
“擢升安次长华歆为安次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南广阳城与南关城,一上一下,一西一东,恪守巨马水路。二城居中而守。又可经纵横水网,驰援各城。立城之处,乃距北岸数里之遥的一座荒丘。居高临下,合适守备。现在,荒丘早被重楼盖满,鳞次栉比,直伸到巨马水边。反正五里,表里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