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须,一队人马吼怒而过。恰是蓟国骁骑。为首大将,身长九尺,边幅堂堂。乃前军校尉关羽,关云长是也。
麾下军曲候各个跃跃欲试。
拓跋盖之子,军曲候拓跋雄这便问道:“何人破城?”
“校尉回城,速开城门!”北门保卫远远瞥见,这便放下吊桥,开启城门,放马队入内。一起穿城而过,见两侧大营篝火熊熊,流民多以安睡。关羽这便稍稍提缰,赤菟马随即放慢脚步。身后骑士亦随之勒马,隆隆蹄声渐不成闻。
“(战役二年)蒲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又“(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园陵。”
如瓮城大营。
路上十里一亭,亭父、求盗,来往巡查,水道内还时有蓟国水军绕行巡查。见船上灯火,亭父便会大声呼喊,听到舱内农夫答复,这才心安。十里以内,谁家的田,又泊着谁家的船,皆在二民气中。
“(永康元年)是岁(167年),复博陵、河间二郡,比丰、沛。”
通往三台城的官道,两旁沟渎与稻田已连成一片。官道本是挡水的堤坝。大水退去,堤坝无用,恰逢三台城旧址重修,便改革成了通往三台城的官道。
“旧时亭有二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打扫;一为求盗,掌捉捕盗贼。”
时下皆为河间国统统。正因富庶,而饱受苛虐,被贼兵大肆抄掠。公众一起北上,多滞留在三台城中。
遥见大旗,二人仓猝垂首施礼。
高阳城在南,距三台城百里。属博陵郡。博陵郡,今汉本初元年(146年),质帝追尊父(刘)翼陵曰博陵,因觉得县,又置郡焉,治博陵。建和二年(148年),更封帝弟都乡侯硕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后。尊翼夫人马氏为孝崇博园朱紫,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县为汤沐邑。硕嗜酒,多不对,帝令马朱紫领王家事。
据此地南十五里外,便是新修的三台城。城内驻守的大将,乃是王上义弟。幕府前军校尉关羽。麾下皆是北地虎贲。恰逢水退,烂泥地被骄阳一晒,乃成硬土。几场秋雨下过,十里以内,满目荒草。又传闻,三台城内设稀有处灾黎营地。已纳流民数万。除此以外,城内别无他物,只要设在南部瓮城以内的关羽大营。
此二郡,竟可与高祖为太上皇时所建之新丰,及起家之沛县故里相并论,其富强足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