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闻言,背手踱回坐位,说道:“既然曹操有南下篡夺江东之意,先生觉得我东吴该如何应对?是战是降,请先生为我决之。”
卢姜见周瑜说完,对周瑜道:“曲有误,周郎顾。姜久闻将军大名。我主结义二弟关云长现在夏口镇守,将军可率精兵前去,我刘孙两家兵马会和,共抗曹操可也。”
卢姜答道:“我主刘豫州乃帝胄也,豪杰盖世,世人敬慕,安能屈居人下耶?虽多次得胜,不能该改志也。”
夏口县城。刘备堆积世人说道:“正明去东吴已稀有日,杳无音信,不知环境如何。”
卢姜亦客气一番:“姜才疏学浅,有辱明公垂问。”
周瑜领军赶往夏口,卢姜随军而行。半途,接到动静,言关羽和曹仁正在夏口交兵,刘备已领兵前去互助。周瑜乃引军奔三江口下寨,觉得掎角之势。
次日议会,张昭率先发难:“主公,我江东可拒曹操者,唯长江通途耳。现在曹操在北,沿江立寨,具有兵舰战舰千余艘。长江通途已名不符实。不如先降之,再图后计。”
二人不约而同的决定明日起兵攻打对方。周瑜一万五千水军与蔡瑁的八万水军会发作出如何的战役?卢姜在周瑜军中又会有何战略算计?且待下文细说。
孙权见周瑜,如见主心骨,问道:“依公瑾看来,如何退曹兵?”
话音未落,有一人风尘仆仆突入议事厅,言道:“张子布何出此陈腐之言?”世人视之,乃是周瑜也。周瑜本来在潘阳湖练习水军,忽闻曹军于长江北岸立寨,欲南下江东,便从潘阳湖赶来商讨应对之策。
鲁肃在前带路,卢姜在后相随。行至议事厅前,鲁肃再次叮咛,言道:“先生牢记,不成据实相告。”
周瑜环顾诸公,说道:“江东自建国以来,已历经三世,乃有现在之基业。岂能烧毁?现在曹操在北,欲攻我江东,汝等不思退敌之策,却发此陈腐之论,乃不忠也。我既为多数督,对敌之事我自与诸位将军抗之,汝等文官只需安抚公众,调派粮草可也。”
糜竺听闻,言道:“主公,我愿前去三江口,刺探真假。”刘备从之。
刚巧此时门外又出去一人,刘备视之,乃是鲁肃,便说道:“子敬先生,正明安在?可请来与我一会。”
主臣二人进入船舱叙话。刘备听完卢姜的江东之行颠末,担忧道:“智囊身处险境,可随我同返夏口。”卢姜却分歧意,反而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对刘备说道:“主公不必担忧于我,只是这锦囊还需主公妥当保管,待我军与曹操决斗之时,将其翻开,依计而行,可保主公大获全胜。”
鲁肃指责卢姜道:“正明先生为何如此鄙视我江东。若非先生乃是使臣,只怕我主已然降罪于你。”
刘备闻言,说道:“子兴技艺不凡,行事谨慎,有你庇护智囊,我放心很多。”
孙权闻言,神采急变,忽喜忽怒。蓦地拔出佩剑斩断书案,咬牙切齿的说道:“诸私有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言罢,便将佩剑赐给周瑜,命周瑜携程普、鲁肃等领兵前去与刘备军会和,共抗曹操。
孙权不待周瑜说话,便抢先说道:“曹贼欲废汉自主久矣,所惧者,唯刘豫州与孤耳。所谓唇亡齿寒,孤愿与刘皇叔歃血为盟,共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