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高行周接旨[第3页/共3页]

这就叫做“讨”。

符彦卿:右布阵使

“这位将军,但是高行周高将军?”

当然,在野史里,契丹天子耶律德光厥后抓住他俩后,惜其才调,不计前嫌,还是默许让石敬瑭重新重用了他们。不过那是野史,在本书中是不会产生的,就此不提。

高行周是谁?

这天早晨,张敬达又召开临时军事集会,筹议该如何办。

“尚质,张无能,朕遣人刺之,汝协之并扣杨安,自领军抗酋。勿失。”

要晓得,在阿谁年代,“招讨使”三个字,但是代表了一个手握重兵,攻城灭国只在一念之间,屠城滥杀百万人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的雄师阀!大魔头!

说罢,阿谁身形矮小,面庞稚嫩,满嗓子都是童音的小寺人翻身上马,谨慎地从怀中取出一个木头做的小盒子。

符彦卿:第二个人军军团长

“延英殿内侍陆敏,奉皇上之命,特来通报密旨。高行周接旨!”

他一眼就认出了李从珂的笔迹!如假包换!

没看懂是不是?

这就叫做“招”

或者直接出兵攻城,破城后斩其头颅,抢其财物,夺其妻女,灭其九族。

尚质是高行周的字,这个密旨的意义,就是说“张敬达无能,我要找人杀他,然后你扣押杨光远和安审琦,篡夺军权,对抗契丹人。”

张敬达本来的职位是“彰国.军节度使”和“北面兵马副总管”,统管代州和雁门关周边的兵马,属于后唐朝廷防备北部边疆的边防军主力军队,权力相称大。

中军大帅营是当代读者能够了解的说法,在当时,精确的说法是“招讨使营”。【ㄨ】

杨光远:副招讨使

尼玛我在这里呆了十几年,养了这么大一支军队,上高低下满是我的亲戚和家里人,你皇上一句话就要收我的兵,还要把我赶走换个新的节度使来?

高行周:左布阵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