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领命而去,大堂内只剩下苏寒和辛弃疾。
"主公贤明。"杨再兴赞道,"有了这道天险,朝廷雄师就算人多,也难以强攻。"
两人策马登上关楼。放眼望去,北面是一望无边的平原,南面是连缀起伏的群山。清泉府的繁华城池模糊可见,炊烟袅袅。
"请主公放心!"杨再兴抱拳道,"末将定当死守澜沧关,决不让朝廷雄师踏入南境一步!"
"那我们..."
杨再兴站在关楼上,看着面前繁忙的气象,心中对劲。这支神武军,都是百战精锐,令行制止。有他们在,澜沧关就是一座铁桶。
"杨将军。"苏寒转向杨再兴,"你带领的这两万神武军,都是我们的精锐。有了他们驻守,再加上关隘的天险,就算秦战来了,也休想等闲攻破。"
辛弃疾皱眉道:"澜沧关年久失修,恐怕难以抵挡雄师。"
"不错。"苏寒眼中精光闪动,"十万雄师,粮草辎重浩大。这类地形,他们怕是不敢等闲涉足。"
辛弃疾沉吟半晌:"如果末将是秦战,定会挑选强攻澜沧关。绕路过分被动,并且会让军心涣散。"
"以是澜沧关才是关头。"辛弃疾恍然,"只要守住这里,就即是掐住了朝廷雄师的咽喉。"
杨再兴单独站在关楼上,目光远眺北方。风吹动他的战袍,收回猎猎声响。
关隘巍峨耸峙,依山而建,两侧是峻峭的山崖,中间一条官道穿过关隘,好像一条盘龙。固然城墙班驳,砖石剥落,但仍能看出昔日的宏伟。
"十之八九。"杨再兴眯起眼睛,"你看这地形。从这里南下,门路最为便利。如果绕道明州或者越州,不说路途悠远,光是地形就够他们受的。"
"明州刺史陆天罡与朝廷交好,若朝廷雄师从那边来,他必定尽力共同。"辛弃疾沉声道。
杨再兴晓得,不出一个月,这里就将迎来一场恶战。朝廷雄师虽强,但有这天险在手,一定不能一战。
"好诗!"折继业赞叹,"'关锁南天第一城',公然名不虚传。"
"诺!"
落日西下,余晖洒在陈腐的关隘上。工匠们的锤声、兵士们的号子声不断于耳。这座沉寂已久的雄关,正在重新焕产朝气。
很快,号角声响起。神武军井然有序地分红两部,各自前去驻地。关内早有工部筹办的营房,关南则是一片开阔地,合适雄师驻扎。
三今后,杨再兴带领两万神武军来到澜沧关。
不到一个时候,虎帐已经建好。火把如星,照亮了澜沧关表里。兵士们在搭建营帐,清算军器,筹办粮草。
"末将略知一二。"折继业道,"传闻三百年前,这里曾产生过一场大战。当时北方游牧铁骑南下,十万雄师压境,守将只要三千人马。"
"主公,依末将看,澜沧关是关头。"杨再兴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关隘,"这里是朝廷雄师南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