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北鱼为鲲[第1页/共3页]

刘浓踏前一步,便欲执策,这时,变故再生。

将手一摆:“请!”

“且慢!”

闻言,阶下之人纷繁抬目谛视,便是那些正在作题之人亦将笔暂搁,看向刘浓。此时红日初临上方斜角,漫漫投下一片,拂着青冠、月袍缓缓一荡,恍若莹玉轻烟。

顿!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

刘浓唇往左笑,独赞,而后挽礼至眉,长揖。

左边儒者缓缓一笑,略显严峻的神情豁然一松。

闻言,王羲之浑身猛地一震,脚下木屐踏空,身子突地一个趔趄,眼看便要滚个四仰八叉、仪态尽失。幸而刘浓隔得近,刹时斜踏两步,一把将其拽住,待其稳住身形,笑道:“这位郎君,周公可有告之,似梦非梦,教人迷途。”

“然也!”

“次等士族……”

刘浓漫眼扫过,但见有人赋诗、有人行文,各作分歧,明显考核内容仍随支流,并未有甚刁钻古怪之处,心下稍稍一松,若能轻松些,何乐而不为呢。

一飞振翅,吞天拔云,何人敢惊!

来了!

“固所愿矣,何当请尔!”

“哈哈!”

“这……唉呀……”

暗中嘲笑,嘴角轻挑,揖手道:“华亭刘浓,见过各位!”说着,缓缓回身,朝着阶下亦是团团一揖。随后,肃立于一侧,不再作言,眼观鼻、鼻观心,沉默静待。

褚裒本正行文,闻言初时心喜,倏尔面色骤变,眉头舒展,捉着笔凝目刘浓,面呈担忧。

四下私声顿起,院中角落处,有一个少年郎君正伏在矮案上小憩,被吵杂喧哗之声惊醒,吧嗒吧嗒嘴,眼皮颤了两颤,渐渐半睁眼睛,懒懒的朝着阶上一瞅。

“华亭刘浓?”

有中年儒者踏出院中,不着陈迹的将四下一掠,稍稍在刘浓身上微顿,随后转目而走,徐行踏至阶上,朝着正中老儒附耳私语几句。

其言甚朗,遥遥而漫。

稍徐,赞声如滚雷,纷绽如水莲,朵涌。

“且慢!”

正中儒者一声轻喝,抬眼凝睇刘浓,半晌,眉眼垂垂聚笑,对摆布笑道:“这位郎君姿仪绝美如此,几同日月生辉,莫非叔宝复活乎!不知是哪家后辈?二位,可有识得!”

半晌。

正中儒者续问:“何家美郎君耶?”

王羲之瞪了一眼刘浓,将他的话头生生掐断,随后漫不经心的迈上阶,眨了眨眼睛,卧蚕眉飞挑,嘴唇开阖爬动:“瞻箦,美郎君哦,白将军、白牡丹可好?”声音极低,只要二人可闻。

“妙哉!”

“逸……”

来便来吧!倒要看看如何止我前行……

霎那间,竟极静,便是桓温亦终究抬起了头,虚眼打量刘浓。

“咦,咦何咦?”

老儒离席而去,中年儒者代替其位,双手按膝,目不斜视,正襟端坐。

自他一出来,刘浓心中便是“怦”的一跳,那对卧蚕眉委实太奇特、太熟谙,岂能相忘。王羲之,王逸少!暗中则稍奇:他本已是谢裒弟子,为何尚要来此……

“妙哉!”

虞喜扫了一眼桓温,沉默退至案后,提袍落座,挥手笑道:“该当秉公作断!”心中则道:看来桓氏子与这刘浓,友情并不深啊!唉,桓彝,情面我已至,你可切莫讲错,让我儿……

神情莫然一愣,目光刹时尽放,一对卧蚕眉直欲飞扬而出,嘴角则缓缓浮起笑意,慢腾腾的按膝徐起,正欲挥手作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