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风兮云兮[第3页/共5页]

“元子,慎言!”

倏尔,中有一人踏出,环顾台下,朗朗作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致柔,而动也刚……”

而射策乃汉时拔擢任令之策,在行核之前,将统统考题书之以策,再存策于箭囊中。考核时,学子一一上前支付箭囊,依其题而答之。此举非常公允,到得西晋时,此项轨制另不足行。当然,亦并非一视同仁,国子、太学之题便是两类,概而言之,国子之题较易,太学之题较难。现在看来,雅室中的高门后辈,是以国子生待之;至于台下这些中等世家,则以太门生而言之。

城东,便在面前。

言罢,挥袖而退。

桓温脸上七星齐齐一抖,大大咧咧的将手一挥,怪声道:“知秋乃是上等士族,自有他途可寻,岂会与你我共候于此!”

车夫见自家小郎君顺利得入,长长舒出一口气,抹去脑门细汗,心道:尚好,总算将小郎君送来矣!如此,我亦可安然回返,禀报……

刘璠背负双手,两眼虚眯,掠扫一眼斜下方,看亦未看周义,淡声道:“倒是个翩翩美郎君!汝且退下,至今而后,切莫再来见我!不然,便是吴兴周氏,又能如何?”心中却道:这刘浓,竟然如此性沉,竟由得蚊蝇乱跳……

而后,再有四人并肩行来,刘浓识得此中之一,恰是谢裒。

周义恭身而退,待行至远处,回顾望向亭中,冷声道:“沛郡刘氏又如何,若非我周氏断得一支,岂会理你!可爱……”少倾,“呸”了一口,疾疾挥袖而下,混入人群中。

谈及他们,褚裒面呈欣但是感念,但心中虽慕却不妒。高门后辈出身便贵,眼羡不来,唯有善修本身,善行已意,方能有展翅遨游之日。何况,此次会稽一行,对于褚裒而言,已然实获很多,便是不能得退学馆,现在既成红楼七友之一,已是无憾。

刘浓淡淡笑着,眼逐尖船分浪,心中微微畅然。红楼七友中,莫论袁耽尚是谢奕,亦或尚未失势的桓温,皆是弄潮风云之子,全部东晋便环绕他们而书。能得其为友,于宦途而言实有莫大帮忙。便是身侧之人褚裒,褚季野,如果乾坤非变,又何尝不是权倾天下之人!然,我心之所向,应在北矣……

红日如漆盘,将将冒出半张脸,烟绕云燎的山阴城初初醒来,四野一片静澜,唯余夙起的林莺来往回旋。

两个美婢掩嘴偷笑。

当下,十余老儒捧简而出,拆掉简线,将一枚枚竹简置于囊中,本来这些并非竹书,而是考题。

褚裒稍作打量,再昂首看了看天时,笑道:“尚得一会,待得钟声九响,便是开馆之时,当时方可直入招考!”

有人眼尖,瞥见远远的雅室当中,众位高门精英亦纵声诵念。

与此同时,一间宽洁的雅室内,二十来名上等世家后辈分落四座。其间泾渭清楚,隐然列作两派,一侧以谢、袁为首、一侧以王、萧为首,两方少年郎君互瞅相互,却甚少扳谈。

南北共立,谈何轻易!王导终其平生,亦未能真正做到矣!

“唉!”

这时,一辆富丽的牛车穿柳而出,背负初日疾缓行来,临至朱门百步外,“嘎吱”一声,顿住。

“稍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