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邵氏困局】[第3页/共3页]

不过现在电影这一块已经愈发不景气了,加上方怡华一个劲地吹枕边风要生长电视台,使邵一夫不得不偏袒tvb这个小儿子,垂垂减少对邵氏影业这个大儿子的搀扶和存眷。

记者们公然是来采访歌颂大赛的,一个记者抢先问道:“方密斯,你还记得华人新秀歌颂赛里有一名叫梅艳芳的女选手吗?”

邵一夫点头道:“也好,歌颂比赛固然结束了,但热度还没完整散去,是出唱片的好机会。”

在等待邵一夫出来的时候里,这几个记者明显已经筹议好了,设下套子让邵一夫和方怡华往内里钻。

终究,一个记者忍不住说道:“邵财主,方密斯,梅艳芳蜜斯的单曲,明天就在香港两家电台播放了。那首《千千阙歌》一出来,就被听众点播给点爆了,你们不晓得吗?”

方怡华笑道:“文娱唱片公司的陈美龄也已经说通了,下个月就能签约到华星公司。”

香港电影繁华加快的同时,邵氏影业却在提早式微。

现在才1981年初秋,香港的影院总数量已经增加为88家。

因为邵氏的电影不景气。现在邵氏院线那5家加盟电影院主。已经开端闹着要拆伙了。

是因为邵氏的电影上座率太低,每部电影上映不了几天就得提早落画。而邵氏院线一个大摊子在那边放着。不放电影每天都得亏钱,以是邵氏不得不增加影片产量,以满足本身院线的需求。

可邵氏兄弟公司和邵氏院线公司,从客岁第三季度就已经呈现亏损,本年幸亏更多。

邵一夫点点头,心机却又转到了电影上面。电影才是他最钟爱的奇迹,不管如何都没法舍弃,

邵氏影业公司与邵氏院线公司,两家本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司。现在却相互拖累。成为了相互的承担。

如此一来就形成一个恶心循环,电影质量差劲形成上座率低下,上座率降落形成单部影片上映天数减少,上映天数减少就必须拍更多电影来弥补片源的稀缺,而为了拍更多电影就必定会减少单部电影的制作本钱,制作本钱减少以后就会导致电影质量降落。

在另一个时空里,1980年的香港影院总数量是83家,1981年因为股市和楼市暴跌,经济不景气之下,影院总数反而降到82家,不过1982年却猛涨到89家(这一年是港片繁华的开端)。

第一届歌颂新秀大赛已经落下帷幕,第一届歌颂大赛的冠军是韦绮姗,成为华星唱片的第一名签约歌手(沈殿霞、赵雅之、石修等人,固然早在华星公司发过唱片或单曲,但并未正式签唱片合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