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事以“辰”名者为多,皆本于“辰巳”之“辰”,今略举数事。十二支谓之十二辰,一时谓之一辰,一日谓之一辰,日、月、星谓之三辰,北极谓之北辰,大火谓之大辰,五星中有辰星,五行之时谓之五辰,《书》曰“抚于五辰”是也。巳上皆谓之“辰”。今考子丑至于戌亥,谓之十二辰者,《左传》云:“日月之会是谓辰。”一岁日月十二会,则十二辰也。日月之所舍,始于东方苍龙角亢之星,起于辰,故以所首者名之。子丑戌亥之月既谓之辰,则十二支、十二时皆子丑戌亥,则谓之辰无疑也。一日谓之一辰者,以十二支言也。以十干言之,谓之本日;以十二支言之,谓之今辰,故支干谓之日辰。日月星谓之三辰者,日月星至于辰而毕见,以其所见者名之,故皆谓之辰。星有三类:一经星,北极其之长;二舍星,大火为之长;三行星,辰星为之长。故皆谓之辰。
天文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玑衡是也。浑象,象天之器,以水激之,或以水银转之,置于密室,与天行符合,张衡、陆绩所为,及开元中置于武成殿者,皆此器也。皇祐中,礼部试《玑衡正天文之器贼》,举人皆杂用浑象事,试官亦自不晓,第为高档。汉之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谓之极星。自祖亘以玑衡磨练天极不动处,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不足。熙宁中,予受诏典领历官,杂考星历,以玑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以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不足。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以内,夜夜不差。予于《熙宁历奏议》中叙之甚详。
正月寅,仲春卯,谓之建,其说谓斗杓所建。不必用此说。但春为寅、卯、辰,夏为巳、午、未,理自当然,不须因斗建也。缘斗建有岁差,盖前人未有岁差之法。《颛帝历》:“冬至日宿斗初。”今宿斗六度。古者正月斗杓建寅,今则正月建丑矣。又岁与岁合,今亦差一辰。《尧典》曰:“日短星昴。”今乃日短星东壁。此皆随岁差移也。
六壬天十二辰:亥曰征明,为正月将;戍曰天魁,为仲春将。前人谓之合神,又谓之太阳过宫。合神者,正月建寅合在亥,仲春建卯合在戌之类。太阳过宫者,正月日躔娵訾,仲春日躔降娄之类。二说一也。此以《颛帝历》言之也。今则分为二说者,盖日度随黄道岁差。今太阳至雨水火线躔娵訾,春分火线躔降娄。若用合神,则须自主春日便用亥将,惊蛰便用戌将。今若用太阳,则不该合神;用合神,则不该太阳。以理推之,发课皆用月将加正时,如此则须当从太阳过宫。若不消太阳躔次,则当日那光阴月、五星、支干、二十八宿,皆不该天行。以此决知须用太阳也。然尚未是尽理,若尽理言之,并月建亦须移易。缘目今斗杓昏刻巳不能当月建,须当随黄道岁差。今则雨水后一日方合建寅,春分后四日方合建卯,谷雨后五日方合建辰,如此始与太阳符合,复会为一说。然须大改历法,事事厘正。如东方苍龙七宿,当起于亢,终究斗;南边朱鸟七宿,起于东井,终究角;西方白虎七宿,起于娄,终究参;北方玄武七宿,起于牛,终究奎。如此历法始正,不止六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