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力征兵的军官则另有财路,他们剥削兵员的安家费和食宿费,拨下来的钱还不敷壮丁走进新虎帐,导致一起上都有即将从戎的壮丁病饿而死。

周赫煊拆出菲林问老板:“照片甚么时候能洗出来?”

“呵呵。”老板干笑两声。

南怀瑾说:“周先生,你是有机遇晤见蒋总裁的,下次见到他的时候能够反应一下。”

这就是“一寸国土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实在背景。

南怀瑾赞叹道:“那位陈老太婆,还真是个豪杰母亲。”

老板说:“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征兵,挨家挨户抓壮丁。我大儿子才14岁,本年也上了征兵名册,老子花了十块现大洋才打通干系。”

周赫煊也懒得给常凯申谏言,懒得反应这些糟糕环境。因为常凯申是晓得真相的,但国府高低已经烂到根子里了,中心再三令五申也对此毫无体例,中底层行政体系早就失控了,或者说向来都没有效节制过。

一向到回了家里,李宗吾还在发牢骚:“现在不止是抓壮丁抓得短长,赋税也高得很。老百姓肚皮都填不饱,当局还号令为国勒紧裤腰带,号令公事员和老百姓一日两餐,说这些粮食能省下来打鬼子。打尼玛个鬼子哦!这如果抗战能够胜利,今后必定是共党坐天下,不信我们就走着瞧。”

水银是日本制造军器的紧缺物质,中国当局是以制止水银出口。为了获得水银,河南的军官就操纵送壮丁参军的机遇,让壮丁挑运物质到重庆换水银,再由送兵干部带着水银回河南,常常是以50%的新兵灭亡率换来一点水银卖给日本人。

真有那么多百姓舍家报国?

军政部长何应钦和财务部长孔祥熙想出个好体例,适龄青年可向当局交纳3500元钱,即能推迟一年服兵役。当时天下约有适龄青年4000万,他们感觉起码有3000万人情愿出钱,如许孔祥熙每年就有几十亿元预算支出,何应钦也有了1000万特性参军的兵源。

河南那边就更无耻――

到了1943年,国府公布《新兵役法》,把门生也归入任务兵役范围。

四川参与抗战的兵员最多,这话固然让四川人高傲高傲,但背后却掩蔽着无数家庭的血泪。

富户固然能够费钱买壮丁顶替,但却成为官僚欺诈的重点。比如乐山县有户富农,因为费钱买了壮丁,竟被乡长以多发为借口几次讹诈六次,逢年过节还得送礼贡献。

只要那里闹出了民变,或者实在是吃相太丢脸,才会被老蒋抓典范狠狠惩办。对于富顺县这类程度的抓壮丁,老蒋不但不会惩办,反而会给县长发嘉奖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