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身后,左梦庚带领左部的百万雄师投降了清廷,徐恩盛也就是趁便降了。
黄州防剿总兵官,绝对是一个武职,但徐恩盛徐大人却老是以文人自居!
自打赵匡胤玩了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以后,充分接收唐末和五代的经验,同时也是为了制止其他的军头玩一样的把戏,制定了“以文驭武”的国策。自从宋朝开端,文官的职位空前进步,始终超出于武将之上。明朝因循了这类轨制,并且“发扬光大”,操纵文官个人把握武将不但是一种政治生态,而是逐步生长成为社会民风――文贵武贱。
“徐大人过谦了,”那人捧着这幅墨宝,就仿佛是捧着九世单传的独子普通:“徐大人亲笔所书的这幅《临江仙》,卑职拿归去以后必然会妥当保藏传播子孙,作为镇宅之宝。千秋百代以后,必定和王右军的《兰亭序》一样,并列为行楷珍宝。”
究竟上,这位徐大人确切有这个本钱:在左部一系的浩繁人马当中,他是为数未几的一个端庄科举出身的人,天然要比那些个带兵的丘八更清贵。除了这个出身以外,徐大人还是当世的书法大师。
大象斋可不是豢养长鼻子大象的植物园,而是一处园林式文斋,同时也是徐大人的办公场合。
每日里,大象斋前车水马龙,全都是前来求取墨宝的“风雅之士”……
徐大报酬官廉洁,不贪财不好色,如果那些个找他办事之人奉上金银美女,必然会被他言辞回绝。但如果夸奖他的书法,则正中徐大人的下怀。久而久之,一些追求之辈就晓得了徐大人的痒处,再也不提送礼贿赂之事,而是专门捧着成箱的金银来到大象斋,为的就是求取一副徐大人的墨宝。
是的,徐恩盛的经历和崔耀祖几近完整重合,并且都是出自同一个部分:兵部。
“好一副《临江仙》,公然是字字珠玑笔笔龙蛇,深得颜文忠公之精华。”
徐恩盛,字学友,黄州本地人氏,现居黄州防剿总兵官之职。
和那些带兵兵戈的卤莽将领分歧,徐大人风雅的很,特别是那一手颜体字,可谓冠绝宇内独步天下。
文官个人把武将看作是喽啰鹰犬也就罢了,就连阉党中人也只是把武将当作低人一等的履行者而不是决策者。纵观有明一朝,向来就没有呈现过某个武将把持朝政的局面,这就是最底子的启事。
黄州扼长江中游之咽喉,是武昌的流派,最首要的武装力量就是江防军队,分为摆布两营,约莫三万人马的模样。
正在这个时候,部下的兵丁来报:“禀总兵大人,有要紧的军情!”
当时的左良玉只不过是个副将,还没有本身的班底。看中了徐恩盛的进士出身,很快就把他招致麾下……在今后将近二十年的光阴当中,徐恩盛始终作为左良玉的“文胆”式角色,差未几相称于参谋长的模样。
一个七品的御史,或者是科道文官,就敢指着四品武将的鼻子骂个狗血淋头,恰好那武将还得赔笑容,这类近况在大明朝的宦海一点都不希奇。
你如果在江防署衙,天然会在第一时候获得动静。但你底子就不在署衙,乃至不在黄州城里,还要跑二十多里来到这“大象斋”,恰好开门的门子晓得徐大人正在和一群斯文人搞“文友联谊会”,说甚么也不肯放报信的兵丁出去,迟误了很多时候费了一番手脚才终究把动静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