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钟不说话了,徐孚若便将话题转到了倭国身上:“听闻南海伯此次焰火晚会,是为了欢庆倭国女王到新襄……倭国现在藩镇盘据得短长,南海伯是否成心拔擢其女王,讨伐不臣?”
“贤弟说的是,我也只是说说罢了。”周钟听得眉头挑了挑,然后打断了徐孚若接下来的话语,岔开话题道:“要看炊火,可得去船埠广场,贤弟是现在去,还是等过会儿?”
“介生兄说话还是如此刻薄啊。”徐孚如有些不解,他们跟从方以智一起来到新襄,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一年多的时候了。这一年来,在俞国振的默许和方以智的帮助下,他们这些复社的才子们纵情山川,写下了很多诗章。同时也周游新襄诸地“体察民情”,体味“民生痛苦”。
俞国振还没有答复,周钟便又兴趣勃然隧道:“植夫先生海内名儒,可为主考,张钟阳先生曾布政一省,可为副考。”
新襄百姓每日都象是被根无形的鞭子抽打一样,急不成待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方以智晓得他的心机,将他先容给了俞国振,周钟原觉得有方以智的先容,应当不成题目,却不料俞国振只是让他们多逛逛多看看,只言不提职务任命之事,让贰心中甚为懊丧。也有过几次向俞国振上书言事的机遇,但可惜的是,他用满腹才调写出来的洋洋洒洒宏篇大著,换来的老是俞国振“晓得了”、“晓得”、“已阅”如许的讲明!
见到俞国振就在酒楼上,周钟内心咯登一下,本身方才的话莫要被听到了。
徐孚若这话是出自内心。固然对于新襄的书院中不专门传授四书五经朱子讲明,贰心中多少也有些感觉不当,不过想到那些门生出来以后,或者是进入研讨所,或者是插手虎卫,要不就是大夫、工匠。没有一个是要到大明去插手科举测验的,想想传授四书五经八股之类的确切没有甚么用处。
“也是,无怪乎要放在船埠广场,几万人去看,不是船埠广场别处也容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