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归降[第3页/共4页]

诸如孔有德与耿仲明二人,因为豪格部兵马曾杀其亲人,灭其城池,可谓与唐军有不共戴天之仇,故接了多尔衮之令后,孔有德与耿仲明皆未踌躇,当即传令全军,拔营启程,全军从辽南分开,吃紧前去辽阳驻守。

安和尚用讨厌的眼神打量了一番卖力表态的尚之信,正欲挥手让他先下去,那尚之信却又一脸谄笑地凑了上来,故作奥秘地抬高声音道:“安镇长,我军此番来投,诚蒙收留,不堪感激。却另有份首要谍报,要陈述给贵军晓得,聊表我军诚意。”

实在,对于这般局势,唐王李啸曾在信中对其已说过,迫于唐兵攻清的压力,这三顺王极能够会有一部分再度叛变,以求存身自保,却没想到,这率部先来归降者,竟是尚可喜这厮。

这位饱经沧桑,先投明后投清的智顺王,在这两年多的时候里,一向在来密存眷南边的局势。

当然如许做,起首名声上不太好听,毕竟自已先叛明归清,现在又叛清归唐,大有三姓家奴之嫌,但比拟实际好处与存亡定夺,这点破名声,实在算不了甚么。

不可,现在这般关头时节,自已决不能任由别人摆布自已的运气。

既然清廷已不成靠,既然这满清已显式微之相,那自已又何必必然要在一棵树吊颈死呢?

尚可喜心下,实在并不肯意。

并且,自已就算是把兵马全数调回辽阳,这辽阳城又真能守得住吗?

在收到多尔衮的告急来令后,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皆是大吃一惊,对时势的窜改震惊不已。不过,三人接下来的应对,倒是各不不异。

而耿孔二部若灭,对多尔衮乃至全部清廷的打击必会极其激烈,到时候,辽阳城得不到充足的驻守兵力,固然城池坚毅,亦可为唐军终究攻破。

父子二人商讨既定,尚可喜随即手书一封,交于尚之信,令其连夜解缆,去处唐军投诚报信。

尚可喜点点头,又顿了一下,复道:“那为父速速亲笔修书,再派你当即出城,亲去送达,以表我方诚意,如何?”

令尚可喜没想到的是,他的这番投算率部投降唐军的话语,一说出口,尚之信竟是一脸忧色,当即加以附和。

现在之计,不若叛清归唐,反倒是一条不错的前程。

“孩儿但遵父命。”尚之信拱手道。

“父亲,多尔衮派人传令,要我部兵马一兵一卒也不留,全数尽速撤返辽阳呢。据悉,孔有德部与耿仲明部,皆已是拔寨起营,纷繁往辽阳开赴。以父亲之意,我军接下来却该如何行事,方为安妥?”很久的沉默后,尚之信终究开口发问。

尚之信说毕,便毕恭毕敬地将函件从怀里取出,低头呈献给安和尚。

“哦,是何好处?你且详细说来。”尚可喜较着来了兴趣。

尚之信的话,让安和尚心下大喜。

“父侯所言甚是!以我观之,现在清廷气数已尽,焉是那朝气兴旺的唐军之敌手。我等若不趁此机遇,从速改换门庭,反而在其一棵树吊颈死,那才是极不明智之举呢。”尚之信一脸笑容回道:“有道是,识时务者为豪杰,我等为清廷效力多年,替他们东征西战,也充足对得起他们了。以孩儿看来,现在我们不但能够趁机改换门庭为唐军效力,还另有一番功绩,可向唐军邀赏请功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