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经帖题算是过了[第1页/共2页]

这一看,只十几句,柳知府倒是一惊。

不过,歪打正着,让柳知府对他的观感好了很多。

见苏木在断句的时候主动空了一格,柳知府一笑,心道:毕竟是个少年人,不免有夸耀之心。不过,他要空一格,你也不好说甚么,科举考场上,也没有硬性规定不能空格。苏木是韶泰的门生,韶老夫子在保定府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儒。苏草本日的断句,估计也是韶泰自家对经义的了解。听人说,韶泰也是理学门徒,且看看他对贤人之言的了解与我可有分歧。

府试的经帖题都安排在上午,做完以后,考生普通都会歇息半晌,吃点东西。下午,才开端八股文写作。

他是最后一个作完的考生,还没等他吃点东西,八股文的题目纸就下来了。

悄悄转动着已经有些发热的手腕,苏木看了看本身的卷子,非常对劲。所抄的笔墨披收回淡淡的墨汁香味,咋眼看去,就好象一本刚印刷出来的册本,还是装帧最精彩的那种。

白话文写作是他的缺点,若这一关出点忽略,就算本身的经帖题做得再好,也是毫无用处。

见柳知府一边看一边点头,苏木晓得本身这一题算是过了,心中松了松。

有的考生写得很慢,写上一句话就停下来,咬着笔杆子皱起眉头,老半天赋再次落笔。就仿佛手中的笔重逾令媛,每写一个字都要耗尽满身力量普通。

在他看来,苏木的经帖题算是过了……不,应当排在头名。

柳知府看得不住点头,越看下去,心中越惊。凡是是一句话他觉得本身已经完整了解了,可苏木空上一格,却变成别的一种模样。看似意义大变,可微一揣摩,却别有一番滋味。

“恩,本府刚到保定,还没来得及与处所上的饱学大儒交换,今后得闲,倒是要同韶老夫子多多交换。”

苏木正在做第一题,字固然写得慢,却全对了。更奇特的时候,每默写下一个完整的句子,他都会下认识地空上一格。

看到苏木工致得让人毛发直竖的馆阁体,柳知府心中畅快起来,看苏木也扎眼了很多。

作完题目标考生有很多从考篮里拿出烧饼谨慎地啃着,不敢收回半点声音。

柳知府禁不住感慨一声:这孺子试真是有趣,甚么人都能进考场来。不像有功名的读书人,一提笔做卷子,都是萧洒安闲,这才是读书人应当有的心性啊!罢罢罢,这经帖题没意义得紧,等下交卷,让学政衙门的人审吧,归正都是死记硬背和书法上的工夫……不,倒是苏木卷子上的断句还值得一看,就由本府亲身阅卷好了。

至于内容,必定不会出半点错的。

而断句这类东西又是考较一个读书人根基功是否深厚的标记之一。因为贤人之言大多言简意赅,一句话因为断句分歧,也能产生很多歧异,在学界也有很多分歧的解读。

很快,卷子就被收了上去。

这第一关算是过了。

柳知府伸手将苏木的卷子接了畴昔,渐渐地读了起来,细细咀嚼着,他已经等好久了。

三道题,又是默写,总字数也不过一千多字,很多考生很快将写完了,把卷子放到一边,等着考官收卷。

考场里一片喧闹,三四百名考生都将头埋在考卷上,但神采却各有分歧。

像苏木这类不紧不慢地答题,一脸安闲淡定的并未几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