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科普帖,战国时期粮食产出以及换算[第5页/共6页]

以每反1.3石,每升米1.5斤来算,每反就是304.8斤,每亩204.8斤。

1845年217.3斤

日本的均产能够会略微低一些,江户期间相称于每反1.425,那么战国期间就必定比这个值要低。日本跟中国的收成体例分歧,中国事以稻谷来统计,而日本则是以糙米。每反是991.7平方米,以制定命值来计算一下。

1860年206.9斤

按《陆桴亭思辨录辑要》中江南的产量:“今江南种田法,每人莳秧六稞,相去八寸,则一步之地,当得稞六十余。刈获之日,每人刈稻一行动六稞,又一行动十二稞,为一铺。收束之日,或二铺、三铺、四铺、五铺为一束不等。二铺为上,三铺为中,四五铺为下。今以三铺言,每地一步可得禾二束,每一束得米五合,二束共得米一升。一亩二百四十步,当得合四百八十束,米二石四斗。其二铺者,每步约得禾两束半,米一升五合,一亩该得三石六斗之数。今江南湖荡膏腴处,地辟工修者约莫如此。其他常田,大抵三铺为束者得一石五六,二铺为束者得二石五六。此地力薄,亦种艺不得法也。”从这里来看,每亩的产量是2.4石,如果这里的“米”指的是精米,那就是亩产将近四百斤了,很较着是不科学的,但如果按稻谷来算就是2.4×102.3×70%×1.41=242.3斤,换算成今亩=262.9,固然这也多得离谱,但这或许算是比较靠谱的,天下的均匀产量能够就是每亩2石,也就是精米219斤摆布。

幸亏新京升有详细的数据,新京升是一个方形的盒子,底边长4寸9分,高2寸7分,49×49×27=64827立方分,1寸=2.889厘米,一京升也就即是1563.1424立方厘米,也就是约1.563公升。10京升=1斗,10斗=1石,也就是说,日本战国期间的1石=156.3公升。如许算来,明治期间的12.36石就即是2229.6424公升,相称于战国期间的14.25石摆布,最高的23.18石就即是26.7石,可真是很多的产量。

那就是因为明治维新度量单位的变动,明治19年将一石的容积改成180.39升,1尺改成30.3厘米。旧制的一尺即是28.89厘米,那么旧制的一石是多少升呢?

1865年201.9斤

日本的一石和明朝的一旦固然实际上都合一百升,但两国用的枡完整分歧。在日本,战国期间乃至安土桃山期间没有天下同一的用枡,以中部的织丰政权利用的十合枡即京枡为例(除此以外各天时用的另有十四合枡、十二合枡等),量度为纵横五寸、深二寸五分,总容积约1.74公升;进入江户期间,幕府在宽文年间公布《京枡同一令》,天下利用改进过的新京枡,此时量度为纵横四寸九分、深二寸七分,总容积变成约1.80公升。而明朝官方用升,按《中国度量衡史》,仅合约1.07公升,分解石则日本一石约180.39公升(新京枡),明朝仅107.37公升,相差超越三分之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