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时隔两年再赴襄[第1页/共2页]

禹匡游移道:“但是洞庭湖兵败……”

最后,禹匡又问了一句话,“南归,现在庙堂之上,太宗、高宗两位陛下俱已仙去,高宗膝下无子,后继无人。再观诸王,赵王身故,燕王被废,叨教这朝堂之上到底是何人做主?是韩阁老,还是……”

临时充当车夫的张雨萍不再前行,将马车停下。

入城以后,自有人欢迎李神通等一行人,至于徐北游则是与禹匡去了他的书房。

禹匡略微游移了一下,问道:“既然南归坐在了这里,又是如此说,那么本来很多没法说出口的话就能说了,我想叨教南归,朝廷那边对我到底是甚么观点?想来南归你也晓得,自从两位先帝连续故去以后,我便已经好久没有收到朝廷的动静了。”

说罢,徐北游起家下车。

正因为此等原因,现在两襄一带早已变得风声鹤唳,除了偶尔的军队标兵,再无平凡人等来往,因而这一行人就显得格外刺目。

若说江都是东南第一繁华之地,那么两襄中的襄阳城就是东南第一百战之地,曾经在此地产生过的战事,涓滴不逊于西北雄城中都。现在江南后军都督府便是设在襄阳城中,在江南海军兵败以后,全部江南后军元气大伤,其残剩兵力全数收缩至两襄一带,死守不出,遥遥与白帝城中的孙少堂之蜀军相照应,如果魏国雄师敢等闲攻城,那孙少堂的蜀军便可沿着大江逆流而下,与死守两襄的江南后军构成前后包夹之势,故而萧瑾在洞庭湖一战以后,固然已经拿下了湖州大半,并将江州伶仃隔断开来,但还是迟迟没有建议对江南后军的最后总攻。

李神通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大队马队奔行时才会有的气象,如此说来,是襄阳城中有人前来策应了。

俄然之间,大地俄然开端颤抖,让他的心房猛地收缩一下。

禹匡陪着徐北游前去那座立于汉水之畔的襄阳城,现在全部东南半壁都压在这座城上,以是当禹匡每当不经意间望向襄阳时,神采和眼神都会变得非常凝重。

有人给李神通牵来一匹红色骏马,李神通毫不客气地骑了上去,手提缰绳,两腿一夹倒另有模有样。单以骑术而论,自小出身于繁华之家的李神通更胜于徐北游,固然徐北游自小的胡想就是能住华丽大宅,骑高头大马,可这些年来,他倒是从未学过骑马,大多时候都是徒步而行。当然到了徐北游现在的境地,早已用不着骑马,就算是骑马,不管是如何暴躁的野马也都会服服帖帖。

他自小听过很多故事,凡是乱世,女子的了局最是惨痛,特别是落入仇敌之手,一死了之已是最好的结局,更多是生不如死,乃至是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

徐北游见李神通目瞪口呆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淡笑道:“这算甚么,你是没见过西北的骑军,那才是我们大齐的第一骑军。”

为首一骑已经翻身上马,拱手向前道:“南归,久违了。”

正N版(首发《2/70Wx0C05/9:

天气近傍晚,落日下西斜。一行人沿着汉水之畔溯流而上,再往西走大抵二十余里,便是湖州重镇两襄,两城互为犄角之势,屯兵十余万,不但仅是湖州重镇,还号称东南半壁江山之流派,位置险要,乃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徐北游轻声道:“禹都督多虑了,自从高宗肃天子驾崩以后,就闹出了傅中天之变,涉及全部朝堂及文武百官,此时方才安定内哄不久,多数督又不幸就义,庙堂高低尚且自顾不暇,天然不能对江南局势过量指手画脚,以是这东南半壁还是要靠禹都督竭力保持才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