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请长公主以训政[第1页/共2页]

俄然,驿路上传来了震惊有序的轰然踩踏之声,由远及近,由小及大,未几时后,驿路绝顶模糊呈现了一支蜿蜒若长龙般的骑队。

次日,朝廷制定圣旨,明发天下。

……

统统马队顺次翻身上马,然后单膝跪地,同时高呼道:“恭迎长公主殿下还京。”

接着萧知南以摄政身份公布诏令,册封三位异姓王,别离是北平郡王赵无极,东平郡王查擎,以及将身为帝婿的徐北游册封为南平郡王。

先前萧知南固然已经手掌大权,但毕竟没有正名,朝野高低仍有诽议,就是百姓之间也多有流言,毕竟国不成一日无主,天子之位久长空悬,毕竟不是正路,而萧知南之以是迟迟未曾登上帝位,则与她的女子身份有关,这两点让她到处束手,现在天这一刻,算是为她正名,固然还没有正式即位,但被拥立为当朝摄政,统辖军政大权,定下君臣名分,成为本色上的大齐之主,间隔那方空悬帝位也仅仅只剩下半步之遥。

韩瑄挺直了腰杆,也悄悄摆脱开谢苏卿的搀扶,沉声叮咛道:“鸣炮,吹打。”

数十面大鼓同时擂动,长号哭泣齐鸣,唢呐笙笛奏响。

殿内殿外群臣跪地,齐声高呼道:“拜见摄政长公主殿下。”

此圣旨宣读以后,萧知南在萧玄和萧白两代天子的灵前,手托圣旨,诚恳祭拜,“知南无能,本不该担此大任,然上有先帝封授,下有群臣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就任摄政之位。沉思拜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惟吾大齐,运抚盈成,业承熙洽,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更始。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以正朝纲,方不负先帝所托。”

天下本无主,唯有德者居之。

立即有司礼监寺人用尖细嗓音大声传令:“鸣炮!吹打!”

不过也有人已经想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长公主殿下这是要为今后的即位铺路了,如果她即位为帝,必定不能有皇后之说,而帝婿又不是平凡人等,总不能以帝夫称之,多数是要以王爵待之,现在先册封郡王,今后再晋为亲王,顺理成章之事。

有病在身的韩瑄站在官员行列的正中,身着一品公服,严肃厉穆,却又难掩老态,谢苏卿站在他的身边,半是搀扶于他,两人两边是六部九卿和各大衙门的官员,以及多数督府的将领。

身着公主大号衣的萧知南缓缓走出车厢,站在车厢前的台阶上,双手略微伸开,沐浴山呼。

在间隔城门不远处,整支骑队缓缓停下,被重重铁骑如众星拱月普通保护着的马车也随之停下,韩瑄和谢苏卿领着一应官员迎了上去。

毕竟东北的动静已经早早传了返来,东北三州一都之地的兵变已经停歇,东北右军左都督查擎背叛一击,反王牧棠之授首,东北大局已定,而江南那边的局势,在几路救兵连续驰援两襄以后,魏国雄师久攻不下,不得不停战罢战,也算是大抵稳定下来,再加上西北的林寒迟迟未曾攻入陕州,只是占有了西凉的大半,现在的天下局势,不敢说高枕无忧,但终归不像之前那段光阴,仿佛全部朝廷都已经风雨飘摇。

这一次返来,气象完整分歧,全部朝廷高低都弥漫着一种喜庆氛围,一扫先前的压抑沉闷,竟是有了几分昂扬向上的意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