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安宁终究交上了一个手帕交。
李繁华给每家送了一斤后,直接把剩下的拿去卖了。他作为这玉山村的村长,好歹有些门路,这一千斤还真让他给卖了出去。当然,物以稀为贵,对方在晓得这东西还会有的环境下,代价便不会给非常多,但已经算非常好了。这一千斤酱油,被他以一斤一百文钱给卖了。
安宁也没有筹算一下子给她洗脑过来的设法,只能潜移默化窜改她。让她更加高兴的是,明天见到了白大娘的孙女白绣姐,绣姐儿奉告她,她奶奶和娘已经同意让她下个月一同去书院里学点本领了。看得出她对此非常等候,双眼都闪动着比星星还亮的光芒。
有来有往才是相处之道,绣姐儿往他们家跑得就更加勤奋了。
导致周贺他们想说点安宁他们好话,都会被获得好处的其他村民给狠狠啐了一口。
周李氏对女儿的做法很对劲,女孩子凶暴一点好,凶暴了,才没有人敢欺负。当着三媳的面,她直接狠骂了何陈氏一顿,瞥见媳妇抽抽泣噎的,不免有些不满,“你哭甚么哭,你弟妇是你弟妇,你是你,我又不会因为她而怪你。”
扣撤除何陈氏这个小插曲,这一次的搬场酒还是挺胜利的。不时有人扣问吃的那几样菜都是如何做出来的,如何口感就那么的好。明显是一样的豆腐,他们家的恰好那么鲜嫩爽口,与众分歧。最受欢迎的仍然是红烧肉,大师在晓得这红烧肉是由酱油做出来的后,心中更是多了几分的信心。
其他村民可不晓得这些,计算了一下,发明本身家一个月起码有一两多的分外收益。乐得一个个直说李繁华的好话,李繁华这村长的位置但是稳如泰山啊。与此同时,周家的名誉因为这白花花的银子,也跟着不竭上升。
一时之间,两边其乐融融,看他们面上热忱的模样,不晓得的人还觉得这李家和周家要结为亲家了,不然这么亲热做甚么。
现在好了,大师晓得他一个月起码能赚好几两(李南多少留了个心眼,没奉告别人本身一天便能够挣一两),又看他做的都是实事,有很多人都开端感觉他是个不错的工具。至于年纪大了,年纪大点算甚么,如许才晓得疼老婆。荡子转头金不换嘛。
一斤一百文,一千斤也就是一百两。这些本钱也花不到十两银子。李繁华最后是筹算以每斤黄豆二十文钱向村民收买――也算是把钱让他们赚。现在一看这买卖大有所为,一挥手,直接翻倍,变成以每斤四十文向他们收买,每一家一个月收买不超越四十斤。
不得不承认,安宁将酱油献给村长是献对了,好歹周家盖了这么一个气度的宅子也没人眼红,反而说他们是善有恶报。他们毕竟得一向住村里,能结下好分缘多少是有好处的。
绣姐儿的绣工又不错,是以安宁也经常拉着周慧一起向她就教,这极大的满足了绣姐儿的虚荣心,她老是一边说着“你们呀,真是笨,这个都不会”,一边细细地跟她们讲授,半点都不藏私。
只是,这也激起了她内心的好胜心,倘若她是真正八岁的小女人也就算了,她内心是成年人,当然不肯等闲让步。
周何氏摇点头,没再说甚么。在她看法当中,哪有母亲在有儿子的环境下,跑到出嫁女儿家中住着的事理。归根究底,她还是深受传统文明熏陶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