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兄失声惊呼:“如何能够?吴曦但是信王吴璘之孙。当年信王吴璘和涪王吴玠这对兄弟,在蜀地抵当金兵,为保我大宋半壁江山,立下不世大功。我大宋对吴家向来极尊宠,吴曦如何能够会叛国自主?”
玉清兄失魂落魄地说道:“怎,怎会如此?”
“陆放翁、辛幼安是我大宋着名的文人,也是久负盛名的主战派。辛幼安平生为抗金号令,驰驱不竭。韩太傅要皋牢主战官员,天然不会忘了他。因而前年,闲置二十多年的辛幼安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客岁,辛幼安晋见官家,直言金国‘必乱必亡’。官家大喜,任命其为知镇江府,再赐金带。”
“到镇江后,辛幼安却惊见,北伐期近,而身为火线的镇江府,却兵无战心,库无武备。辛幼安极是绝望,一边尽力备战,一边上书朝廷,坦言北伐一事,筹办远未安妥,千万不成操之过急。却因这封上书,他惹怒了韩太傅。因而在镇江不过一年,诸事方才有效果时,辛幼安便被谏官进犯,诬为‘好色、贪财、淫刑、剥削’,而被降职。辛幼安忧愤之下,怒而离职!”
从德兄喝了口茶,持续说道:“年初,一个进士廷对,上言‘乘机以定中原’。官家听后大喜,不久,加封韩侂胄平章军国事,统辖军政大权,命令各军密作行军的筹办,便出朝廷封桩库金万两作军需。”
从德兄这才说道:“玉清兄向来心中有豪气,那此人,玉清兄定然晓得。辛弃疾辛幼安。”
“但是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地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另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幼安!”
从德兄说道:“恰是!”
“我大宋高低,本人浮于事。可官家决计必然,再有权倾朝野的韩太傅鞭策,这些人办起某些事,倒是雷厉流行的很。”
从德兄劝道:“自古以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的事多了去。如果交兵之前,先派使协商一下,知会一声,这个,未免有此陈腐。”
“从德兄,你向来体贴国度大事,依你之见,现在我大宋筹办的如何?”
从德兄叹道:“所谓‘空穴来风,一定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