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间西配房,被改装成了茶点间。
这下,总能好好玩了吧?
至于趁便让木工、铁匠打造的别的一些活动东西,比方毽子、铁环、玩沙东西、小皮球一类的,临时都储藏在西配房的此中一间。这里,也是今后活动室的储藏室。
南墙上钉着一个看上去相称健壮的木质篮球架,篮筐也是用细麻藤编成的,角落有个抽拉式的镂空柜子,里头摆着两个牛皮缝制的手工篮球。
再建个小屋做储藏室,用以存放操场里玩的活动东西,免得孩子们每次都要搬来搬去。
挽着阙聿宸的胳膊在客院改革的活动区漫步了一圈,卫嫦顿觉成绩感满满,做她的孩子太幸运了有木有?她都想每天跑来和孩子们一起在这里玩了。
九个院落,有主有客、大小不1、格式分歧,所起的名儿气势天然也应分歧。
偌大的宅邸,院中院好几座,竟然没一座悬有匾额,就不嫌称呼费事吗?归正她是感觉挺费事的,叮咛下人找甚么人、做甚么事,总要长篇累牍地冠以老夫人院、二姑奶奶院、澜蜜斯院……很怪有木有。想她婆婆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如何就不整几块好听又有神韵的匾额出来吊挂院门上呢?
阙老夫人的原话是:“娘是个粗人,起名这事儿就不担了,你和你媳妇筹议筹议,给每个院落都起个高雅又贴切的名儿,赶在孩子们周岁前给挂上去,我估摸着到时会来很多人,院落没个名儿总归分歧适。”
这个答案,直到好久今后、整座灵秀城都被阙聿宸打造得极像“豪财主”里的桃源城镇时,才让她会过意来――合着这货这么早就开端运营了?
阙聿宸牵着她赏识完辟成一个大间的活动室后,又带她来到了东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