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令李真、余杭令汪兴之,皆营私恤民、恪勤匪懈, 百姓称咏, 诉讼希简, 经历诸县,访核名实,并为二邦之首最,治民之良宰”。

人间欢爱,于乌衣巷的至公子,许真似浮云空渺渺,而她,却只愿酩酊,冷凄凄于心底酿织着无序的梦,风雨归她,孤寂归她,许有一日,她也可瞑目含笑。

“张茂之,历山阴、建康令,善于拨烦,善适权变,吏民爱护,号称神明,治为天下第一。”

不觉间东风返来,春水春鱼,春汀春雁,天光妍和,芳菲发越,江南之地已可晴眺春野。就在邻近上巳节,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按例筹办一年一度曲水宴之际,岭南却传来殿下突然薨逝的动静,有识也好,无识也好,时人不免一番嗟叹,仿佛此乃早可预感的公开究竟。昔日座上客,本日阶下囚,金枝花萼,一缕芳魂,到底就义于几无火食的蛮荒之地,细想自有公道之处,凡是放逐岭南者,向来罕见存活者,刻毒的天然之道,并不因崇高或卑贱的身份而有所辨别待之。不过换言之,此时的殿下已不再是殿下,东园秘器自与其再无干系,本该礼同皇子的葬仪也化繁为简,尸首葬于鸡笼山,不设祭,不入成氏祖坟,头七后,百官不具素服。

四儿请的恰是本日未坐班的太医,其居便在乌衣巷不远处,等赶至成府时,琬宁已在成去非不住轻唤中悠悠转醒,却仍然恍忽有力。

如此粗陋,如此草率,殿下走完她二十余载的活路,成去非在尽了为人夫而亦不再为驸马的礼节后,叮咛将那因明芷大去而随之自裁的芳寒当场葬于他乡,以免那毫不起眼却心胸真善的婢子做了孤魂野鬼。统统仿佛太快,他觉得她或愿于阿毗天国中抵死谩生,跛鳖千里计日而待,然如同自暴自弃般的陨落,此中是否真有那瓷瓶的含混参与,他已无从切磋,也不肯再耗操心神去细考虑。

因他离得极近,琬宁在视野一刹的腐败中似是看到甚么,一晃而过,许是目炫,她便游移地伸出双手,悄悄抱住那颗头颅,手指扒开他鬓边青丝,几茎白发再无可疑地入目惊心,他亦尚芳华,不到而立之年,乌衣后辈,繁华繁华,本不该早生华发,琬宁眼角不由再度固结了大颗的泪滴,如同草露直坠,她旋即松开了双手,死死捂住嘴唇,掩住了半张面,只留一双晶莹泪目动也不动凝睇着他。

四儿会错意,见她痛苦至此,飞奔而去只将大夫请来罢了,她无从再哀告二次,奇特在于,这一场忽如其来的疼痛,反倒教她心境自此平和,那九回肠断的思念似随污血一同从体内滑脱而去,她不再存过量的痴心祈盼他肯来看她,明日复明日,他也如她所想,他并未呈现在以后的每一个明日里。

四周顿时静下来,成去非渐渐停了步子,阖目思惟半晌,终还是折身返回木叶阁,还未临到面前,就听闻一片乱糟糟之声,几个婢子帮手忙脚乱,边哭唤琬宁边合力想要将她弄到房中去。

目不暇接的考成薄上, 天子到处可见的则是各种“第一”“最”等字眼:

凤凰六年元会重在验查考课之效, 凤凰五年所行新考课之法,包括中心官、州郡县长宫、表里长官之属吏、散官、武官等不一而足,以改旧制重外不重内之弊。在官者一年今后,每岁言优者一报酬上第, 劣者为下第, 如此三载,主者总集采案,其三岁处优者超用之,三岁处劣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用之,劣多优少者左迁之。每岁一考,积优以成陟罚,累劣以取黜, 改旧制官员频于更迭乃至政事不恒之过, 连带打击迎新送故之风,因国朝度支部无此项支出,遂馈饷银皆出于百姓, 出具考课法时亦略触及此点, 出具公文中有相连新规:到任者不予新造楼舍府邸,离职者不予相赠赋税兵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