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情者一如御史中丞沈复,清楚乌衣巷成去非实乃多得其母脾气,面貌气度、行事手腕无一不类沈氏,月明林下的美人,绝非只要女子的荏弱服从,而自有独立孤园的神勇,是以她一往无前,一去不回的姿势,至她独一的子嗣这里,经骨肉相传,化为更加断交乃至看上去也更加无情无欲尖刀淬火的一张面孔。
这完整将丁壶说得懵然,一时却也无话,偶然间终瞧见“水镜”二字,方恍然悟道:“原是水镜先生的高文。”顾曙跌足笑道:“如何,你也拜读过?”丁壶道:“小人天然没有,不过此人既是皇族后嗣,又是至公子教员,写的东西天然是好的。”
“水镜先生亦算天下名流,倘能邀来谈玄,倒是美事。”一时世人就此谈笑半日,忽听远处闷雷滚过,骤风顿起,吹得凉亭四下薄幕飞卷不定,烛火摇摆欲灭,看模样大雨将至,便纷繁起家告别,管事忙去给备雨具,未几时,诸人散尽,面前所剩的一片残山剩水也被拾掇洁净,只留几样蔬果。唯顾曙未走,闪电乱窜,闷雷渐近,他便起家在亭柱旁张望天象,不由想起一件旧事:
以后几白天又连着下了几场暴雨,江南已进梅雨季。水镜先生因这雨天,腿疾更重,成去非每日公事忙完,需求亲临服侍。这日正要撑伞自台阁出,内侍黄裳却俄然拜访台阁,云今上要看西南益州来的折子,折子恰是石启所上禀奏安设苗、黎族人事件,台阁也是刚收到偶然,成去非便命人取来,交代间,黄裳望了望四下低声道:
等提笔时边写边道:“明日将这本《东堂诗文钞》送去大司徒府上。”丁壶敛手于一侧瞧了两眼,奇道:“这是今上所写?”顾曙虽忍不住发笑,心中却非常对劲,道:“你不是见了东堂二字,就当天子上朝也要写诗作赋?今上不爱动笔墨的,也无此雅兴,可惜了那一手标致行书。”丁壶面上难堪,顾曙又笑道:“即便真是今上所书,我岂敢将天恩送人?你倒是胡涂了。”丁壶唯唯笑应:“公子说的是,小人不过一时无脑,脱口而出。”顾曙却接道:“无脑?无脑有无脑的佳处,世生统统,皆有效也。”
“大司徒昨日来见今上,建言征辟水镜先生,好一通夸奖先生,今上态度倒不明朗,此事至公子知否?”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窜改莫测,如同民气,远处天角已露几颗星子,顾曙整整衣裳起家见礼笑道:“属官们怕是路上得淋雨,长辈倒得了个便宜,夜色已深,不敢再叨扰父执,明日我便命人将那诗文集送来。”
嘉平二十九年,也是初夏,一众四姓后辈于亭中参议书法,成去驳诘得肯脱手,倚柱誊写,天象忽变,轰隆破柱,成去非衣裳焦然,摆布后辈皆跌宕不得住,独他神采稳定,誊写仍旧,遂得“雅量”之名。
而真正的水镜先生,依凡人所见,不过一平常老翁,即便顺光阴之河溯回而上,那十几载前的水镜先生,也还是那般模样:芒屩布衣,安之若素,极其刻毒,又极其和顺。
千里古道,万丈西风,皆在先生一双麻履之下。
“静斋的听涛小筑现在当别有风味。”
可这世上,莫非就无可让乌衣巷至公子怫然变色的事情了么?顾曙微微一笑,仿佛那云层波澜明灭间潜着一条无形巨龙,他想了想方才虞仲素的那两句话,因而回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