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儿子覃大顺扛不起来,年纪悄悄,没带着村里人干成甚么大事,旁人哪能佩服。此次覃家兄弟做买卖,大顺如果无能成,他身上的担子总算是能卸下来了。
李丽娘被顾大娘的打趣逗笑了,转头看看身后的沈蓁蓁,巴掌大的小脸早已羞红了,琉璃似的眼儿润润的,别说男人了,就连她一个女人,也打心底感觉赏心好看。
世人哗然,覃四叔思虑半晌,当下点头,“成,我家跟你们兄弟俩干。”
早晨,覃三寿和村长相谈甚欢,村长当即点头,等乡亲们吃酒的时候,由他来做说客。
千人万马过独木桥,覃三寿一家子都埋头在这一途上,迟早要被拖垮。但是现在,覃九寒放弃了本年的机遇,固然可惜,却不得不说是再明智不过的挑选。
李丽娘听得一头雾水,甚么叫把菜洗坏了?
村里妇人说话不讳饰,李丽娘恐怕蓁丫头不安闲,赶紧号召她出来躲躲,“蓁丫头,把菜洗一下吧。”
李丽娘眉眼弯弯, 仰着头看着高大浑厚的丈夫, 利落道, “成啊,家里的事, 你自个儿内心有成算就行。”
顾大娘看对劲犹未尽,咂了咂舌,再一次感慨,“这闺女儿也太水灵了,说了亲没?”
覃九寒环顾四周,见世人神采均有些犹疑不决,当下承诺:“四叔说的不错,这买卖既然是我和阿兄一起,那我就不会半途抛下乡亲们。本年的府试,我已经决定不赴考了。来岁四月,我才会赶赴锦州府测验。到当时,这买卖之事成不成,已成定局了。我在或不在,已经无碍。”
最后,按照世人商讨的成果,因为覃九寒是读书人,明面上不得从商贾之事,以是带头之事便交由覃三寿和覃大顺。凌西村统共十六户人家,除了好吃懒做的林家,其他十五户都参股。
“爹,你放心,我必然好好干。”
李丽娘将铜板锁进箱箧,把钥匙贴身放好,便推着覃三寿出去,“去吧,不是要筹议合股做买卖的事吗?我早晨煮些好菜,温点酒,你请村长来咱家,早晨边吃边谈。”
顾大娘还迷惑呢,满肚子牢骚,如何今个儿一整天,大家都不让她张嘴呢?
何况,凌西村的乡亲们大部用心性浑厚, 村长又德高望重, 若要合股做买卖, 是再好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