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渐红着眼于长远,请来了省设想院的专家,按照“高标准、高打算、高起点”的“三高”原则,对郦山集合区停止了打算设想。在对现场停止勘察以后,专家组答复陆渐红一个礼拜以内拿出结果图。陆渐红说:“我聘请你们来不但仅是对产业集合区停止设想,还要对郦山的都会扶植一同打算。
当然,陆渐红并非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是甚么企业都能进入集合区。他对企业的进区设置了门槛,那就是牢固资产投入(包含厂房等根本设施)不达到五百万元的一概免谈。三条路,第一,扩大范围,第二,搬到州里去,第三,关门。想持续留在原地,没门。这就是陆渐红的霸王条目。陆渐红晓得,不下猛药,不敷以愈恶疾。他所采纳的是拆迁法,按照新的郦山县的团体打算,很多企业都在拆迁的范围以内。陆渐红的体例很简朴,对那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的企业,请来经济专家阐发其失利启事,拿出呼应的对策,有兴趣的能够持续,前提是迁入集合区,没兴趣,好,关门,当局低价收买,总之,想“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请断了这门心机。
回到郦山,陆渐红当即召开了总结会,会上,陆渐红语重心长地说:“同道们,这一次考查活动,让我们看到了甚么叫做不进则退。原地踏步的思惟是千万要不得的。在考查中,我碰到一个镇的镇长,我问他一年的财务支出是多少,他很不美意义地跟我说了一个数字:8亿。同道们,8亿呀,这是个甚么观点?一个州里的年财务支出是8亿,还排不上号。而我们呢?我们全县一年的的财务支出是多少?还不到8个亿。由此可见,我们掉队了不止二十年。那么,我想问一问,是甚么启事导致了如此庞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