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避雪向吴亭(4)[第2页/共2页]

“某来江南走了这一遭,到处见的是歌乐燕舞、朱门酒臭,却不知如果安贼坐大,数十万铁骑直下江南,那么,江南两道三十八州,还能有本日的清闲安闲否?而孔兄之流风雅士子,可另有舞文弄墨的闲情逸致否?”

孔晟神采微变,却很快又规复了安静。这李轩竟然援引了前番满江红中的两句诗,足见他是个“故意人”。当然,更多的是心抱恨愤不满,看不起江南偏安的近况,不然,他也不会如许话里藏刀了。

当然,李轩这番义愤填膺的话也并非美满是冲孔晟来的。他来江南有一个多月了,所到之处歌舞升平,没有遭到安贼兵变的涓滴影响,而江南不管官民表示出的对江北抗战的漠不关表神态,早就在李轩心中构成了某种深深的隐痛。

这就是套路性的客气话、场面话,实在谁也不希冀今后能再见着。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说不到一起,又何必再交换?

如果李轩晓得现在的孔晟已然是天子弟子、朝廷册封的睢阳宋城县令,正在不畏艰险奔赴国难,不知又会作何感触。

孔晟的这番话,特别是模糊约约指责虢王李巨的非议之词,引发了李轩极大的恶感。

特别是那名无礼放肆的扈从,若不是不想惹事生非,引发无谓的费事,乌显早就亮明身份给这厮一记狠狠的耳光了。

他的确是在彭城时就听闻了孔晟的名字。孔晟那几首传世佳作特别是长恨歌的哀婉绝唱,伴跟着收支江南的商队,早已传入江北和河南,只是远不如在江南这般脍炙人丁、广为传唱。至于请都金陵表,因为河南是战乱的主疆场,动静梗阻不畅达,加了新天子李亨御批的表文临时还没有通传到彭城去。

孔晟一怔,扫了李轩一眼。

他焦急进城歇息,养精蓄锐后好持续赶路,见雪停了,就起家向李轩抱了抱拳:“我等进城去了,李公子,就此别过,他日山高水长、有缘再见!”

亭中的氛围突然变得有些难堪沉闷起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江南士子中实在不乏有识之士,江南到处歌舞升平,并不代表江南军民漠不体贴国事,李公子的话还是有些过火了。”孔晟将双手抄入袖口,昂开端,神采越加安静。

积愤已久,就借着孔晟的话茬借题阐扬宣泄了出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