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登台亮相(4)[第2页/共3页]

宁国公主和纪国公主不情不肯地起家跟在赵王身后也施了一礼。

李系眼眸深处掠过一丝羞怒,但他还是沉着如常,拱手道:“小弟本是懒惰之身,无职无权,无德无能,那里能像楚王兄如许为国之栋梁,担负重担!王兄这么讲,让小弟很忸捏!”

世人吵吵嚷嚷,七嘴八舌,将一顶对太上皇李隆基大不敬大逆不道的帽子生生扣在了孔晟的头上。

但纪国公主心直口快,听李俶如此贬低二哥,内心气不过,就怒道:“大哥,你也不要欺人太过了!与你比拟,二哥缺的不是才调,不是忠心,而是机遇!”

纪国公主柳眉轻皱。正想开口为孔晟说几句公道话,却被赵王李系一个眼色给止住了。

李揆咳咳两声,拱手勉强笑着打着圆场:“诗歌言志,世人了解各有分歧,长安候,奉节郡王天潢贵胄当今皇孙,保护太上皇心切,不免有些口不择言,这是偶然之失,偶然之失嘛。”

与孔晟辩论、斗心机、斗城府手腕,他远不是敌手。

见孔晟竟然仰首向天,一副冷酷和傲然出尘的模样。李适内心的肝火越来越浓烈,他忍不住挥挥手止住世人的鼓噪,上前一步冷斥道:“孔晟,轻渎太上皇,你真是好大的胆量!”

刚才被孔晟呛得哑口无言的礼部侍郎马平趁机起家也拥戴道:“尚书大人,何必等候明日,孔晟目无朝廷严肃,竟然吟唱对太上皇大不敬之诗歌,罪在不赦。不如吾等当即进宫去禀明圣上,将此傲慢之徒拿下,马上交大理寺问罪!”

统统人包含赵王李系在内都吃了一惊。孔晟目光深沉地瞥了李俶一眼,内心嘲笑起来:打了小的,终究来了老的了!

孔晟朗盛一笑:“此长恨歌,是孔晟在江南所作,实属忧国忧民真情透露,绝无半点对太上皇不敬之意。后被陛下加御笔评点诏命传遍天下,叨教奉节郡王,你如果是以指责孔晟轻渎太上皇,将当今陛下置于何地?又将天下人置于何地?莫非天下人都犯下了对太上皇大不敬的重罪?”

李俶似笑非笑地望着李系,淡淡道:“本王忙于国事,克日更是在城外大营整军练兵,筹办驱逐太上皇还朝长安,不像二弟和两位皇妹这么安逸,整日里优哉游哉,集会饮宴!”

别看这些人嚷嚷得凶,实在就是一通瞎嚷嚷胡扯淡。他但是天子御封的长安候、平叛大功臣,在官方的声望之高已经直逼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些当时的名将功臣。要想治孔晟的罪,没有天子开口、不经朝集会罪是千万不能的。

这个时候,李适进退两难搬起石头砸本身的脚,悄悄悔怨本身沉不住气,一不谨慎,再次落入了孔晟信手拈来的圈套而不成自拔。

李适嘲笑起来:“长安候,本日你在宴会之被骗众夸耀武力和功劳且不说了,某且来问你,太上皇还朝期近,你公传唱所谓的长恨歌,到底用心安在?这算不算有违礼法、以下犯上、猖獗僭越?!”

孔晟回身来向李适抱了抱拳:“奉节郡王有何指教?”

如果单凭某些人的口舌之利。就能为一个贵爵大臣科罪,这大唐的礼法和国法都成了一桩天大的笑话!

他固然也算心机深沉,少大哥成,但毕竟才十五六岁的年纪,与孔晟这类历经两世浸礼的“老江湖”比拟,还是差的太远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