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鸿渐被天子紧盯着有些不平稳,踌躇了一下,还是出班进言道:“夏邑军累立军功,臣觉得非孔晟一人之功。臣附和李尚书所言,可让孔晟入京为官,同时朝廷厚赏夏邑军将,以彰显朝廷严肃。”(未完待续。)
“李尚书,孔晟文武双全,是当世奇才,如许的人才不为朝廷所用,持续参与平叛,反而要去国子监挂名做一个文散官,的确是岂有此理!”李系怒形于色。
如果遵循李揆的意义,不但不消封赏孔晟,还要将孔晟安排在国子监这类闲散机构任一个无足轻重的属官。
众臣一阵沉默。
李亨嘴角悄悄抽搐了一下:“为何不当?”
李系向天子躬身下去,朗声道:“父皇,儿臣觉得,孔晟在河南累立军功,更有摈除安庆绪一党光复东都洛阳之功,必必要予以封赏。”
李揆出班奏道:“陛下,臣觉得不当。”
李揆微微一笑,针锋相对道:“赵王殿下,下官发起让孔晟入职国子监,擢升为国子监司业,职司正四品下,这莫非不是封赏?如果赵王殿下仍嫌不敷,能够请陛下犒赏孔晟金银财帛多少,以示嘉奖便是了。”
孔晟起家肃立鄙人,目视火线,神采安闲安静。
孔晟具有显赫军功,这谁都清楚。但孔晟进京后却俄然与楚王李俶对上,而昨日那场抵触也意味着他已经跟李俶变成敌对,谁能冒着获咎李俶的政治风险去主动给孔晟说话呢?
更首要的是,他要打压横空出世垂垂受宠的寺人鱼朝恩,谨防鱼朝恩将他取而代之。
有功不赏,愧对全军将士。特别是现现在平叛还未完整结束,孔晟是否获得应有的嘉奖报酬,可不但代表着孔晟一小我。
“陛下,臣觉得,孔晟当然有功于朝廷,但朝廷已经连番擢升,以不敷弱冠之年,身居从四品高位,若再加擢升,有违朝廷礼法。”
在朝会之前从寝宫来宣政殿的路上,李亨还跟李辅国暗里会商过这事,李辅国判定还是不会有报酬孔晟出言。李亨便与李辅国暗中商定。如果终究还是无人进言。就由李辅国开口提出来。
只是天子李亨的表示让他有点绝望。李亨的脾气表示出两面性,密会孔晟时表示出的是某种魄力和定夺;但面对群臣,却又表示得柔嫩寡断贫乏胆魄。这从一个侧面申明,天子的赋性中还是占有了较多的虚假成分。
李系和李揆当殿争论起来。
别看他高高在上。但实际上掌控朝中局势的是李俶和郭子仪这些把握兵权的老将功臣,另有李揆杜鸿渐这些把持朝政的拥立文臣。他这个天子,不管做甚么事,都无人呼应拥戴。
李俶悄悄嘲笑,阴沉的目光从李系的身上掠过,心道李系啊李系你这是摆了然要跟本王作对了,好,那么,本王就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