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哪怕高高瞻仰,也望不到影子。
开篇,许广陵写上了如许三个大字。
真教以小儿辈这些,他们……
没错了,没有任何疑问了,这就是“经”!
都地阶的修者了,看着纸上的这几行字,甘从式身上手中,却竟然排泄了潸潸汗迹。
看着这几行字,甘从式刹时感受家属那些关于小儿辈的教诲,那些世代所凝练总结出来的教诲,仿佛都成了残余,落空了滋味,也落空了色彩。
这却又是过来人才气晓得和深有体味的东西。
这就是他走过的路!
“内篇”。
甘从式在内心冷静地说道。
恍忽间,甘从式梦回当年。
但是自从那一日,“万法真经”这四个字出自许广陵之口以后,甘从式就早已把许广陵身怀的传承,尊奉到一个他只能蒲伏着高高瞻仰的圣境。
凡真修……
并且是出自小陵子之手的修行经!
“我懂这话。”
会懂吗?
这是收纳了世世代代记录的家属藏书阁中,也未曾有人能道的话。
藏书阁里的书有三种,一是“经”,二是“论”,三是“说”。
而让他毛骨悚然的启事是,曾经,在好多段不算短的光阴里,他并没有做到“修者之行,不离其道。”
藏书阁,代表着血脉传承外更上一步的传承,能够进入祠堂拜祭,然后又在修行上表示出必然天赋的家属后辈,才有资格进入藏书阁。
木盘……经。
“这是小陵子写给我看的。”
甘从式三十一岁,被祖父携入藏书阁。
这个说法对于甘从式来讲倒是陌生的,有内篇,莫非前面另有外篇之类的?甘从式思路转动着,却只是一转就收,持续凝神以待。
甘家藏书阁里的“经”,实在是空缺的,只要书封而无内容,但写着“甘氏修行经”的那本书,被郑而重之地摆放在最显眼的中堂。
这底子就是修行经!
享用着拜祭的处所。
“失道者死。”
甘从式不晓得。
别的不说,成年以后,甘从式本身就为家属的藏书阁进献了很多的“说”以及“论”。
甘从式微微而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比如,“东山说”、“安南郡山川说”,又比如“草药助修行论”、“凝气境修行论”等等。
这一刻,纸上刚被写出的这几行字,乍看仿佛平平,但在饱经世事“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的甘从式眼中,却的确是神魂俱震,更是心骨悚然。
那也是一个……
“凝气”。
“本即道。”
这是他说不出的话。
而“论”和“说”,层次顺次降落。
笔拿来,纸拿来。
“凡真修,凡大修,处困厄时不失其本,处顺畅时不失其本,处平平时亦不失其本。”
就算懂了,会有他此时看到这话时的各种体味么?
说是念念不忘、魂牵梦绕也不为过。
是的,这就是凝气!
“土聚而成山,是凝也。”
“木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