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当中有太多当年平灭百济,高句丽的重臣在了。
荷天之宠光,弥耀于鱼轩;惟德之行儆,益勤于鸾壶。寰海尘飞,一朝尽息;修德振旅,劝务农穑。
其他各家各府宗室也是一样。
众臣齐声高呼:“贤人威武,陛下万岁万岁千万岁。”
天子和皇后步入含元殿,殿中无数具有屠国灭种之能的朝臣,同时屏住了呼吸,躬身垂首,面色寂然。
就在此时,含元殿殿门口,宫中内侍大声呼道:“贤人到。”
出了坊门,李绚的身侧便只剩李竹一人,手里把着灯笼,缓缓前行。
“众卿平身!”高坐之上的李治对劲的点点头。
韩王李元嘉为天下亲王之长,天子李治的亲叔父,太子,英王,相王也需执礼之人,现在就任泽州刺史。泽州间隔长安并不远,以韩王身份,每年都要回京插手正旦大朝会。
以后为尚书右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侍中赵仁本,吏部尚书李敬玄,兵部尚书裴行俭,刑部尚书裴炎,工部尚书刘审礼等三省六部九寺重臣。
“遵令!”李贤从一旁内侍捧着的托盘里取过圣旨,然后上前三步,捧着递送到侍中赵仁本的手里。
就在这个时候,高宗天子已经坐在了皇座之上,天后武氏和他平起平坐。
长刀来往疾徐,击刺之象,绵密有序,闪动之间,只见刀光,不见人影,更加凶恶。
大朝会前,统统官员,王族和勋贵,都只答应带一个保护相随,其别人等,一概不准上街。
礼部侍郎上前诣阶,拱手道:“臣礼部侍郎李怀俨有奏,诸蕃进献贡物。”
除此以外,含元殿内,另有在京诸使臣。
寂静崇高,乃至让人呼吸不过来的的氛围,让那些来自诸国番邦的外臣心中更加的惶恐。
“脱舄!”
十六卫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参军,统统京司九品以上官员,回京述职官员,乃起码数贡生举子,致仕官员,也将列于太极宫内,但只要五品以上官员可进含元殿。
王者至仁则见,盖承平之符也。
霍王李元轨是定州刺史,北边便是突厥诸部,这两年突厥各部颇不安宁,此番将他召回,怕也是有所别意。
正旦大朝会,皇后入朝,此乃常制。
李治微微点头,李义琰拱手而退。
太极宫宫门之下,无数的金吾卫面色寂然的站在了宫墙之上。
这个时候,一名吐蕃使臣终究上前。
此时,侍中赵仁本从群臣之上走出,走到御座之下,躬身道:“臣,侍中,赵仁本启奏,上元二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诸业顺畅,天下安宁,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内侍省典议大声喊道:“再拜!”
突厥,大食,波斯,天竺,接踵奉上新年贺礼,礼品有金盆,秘药,珍珠,珊瑚等等。
突厥人,八千匹骏马,李绚立即存眷过来。
今履新之庆,与公划一之。”
半晌以后,一身朝服的各家亲王,郡王,郡公,世子,全数都骑在高头大马之前,依序列队,无声,迟缓的朝着坊门而去。
不过薛仲璋之事,毕竟对他形成了影响,本来仰仗此次的功绩,裴炎说不定能够更进一步,但现在,有这件事挂着,裴炎想要更进一步,就更难了。
李绚的右边一列,为尚书左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六部侍郎,九寺少卿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