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第3页/共5页]

杜少卿送了出去。才关了门,又听得打的门响。小厮开门出去,同了一人出去,禀道:“娄大相公来了。”杜少卿举眼一看,见娄焕文的孙子穿戴一身孝,哭拜在地,说道:“我家老爹归天了,特来报知。”杜少卿道:“几时归天的?”娄大相公道:“前月二十六日。”杜少卿大哭了一场,叮咛连夜制备祭礼。次日凌晨,坐了肩舆,往陶红镇去了。季苇萧探听得姚园的事,绝早走来拜候,晓得过去陶红,怅怅而返。

又过了几日,娘子因初到南京,要到内里去看看景色。杜少卿道:“这个使得。”当下叫了几乘肩舆,约姚奶奶做陪客,两三个家人婆娘都坐了肩舆跟着。厨子挑了酒菜,借清冷山一个姚园。这姚园是个极大的园子,出来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起朱红雕栏,两边绿柳掩映。畴昔三间厅,便是他卖酒的地点,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起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旁观景色。一边是清冷山,高高低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暴露红墙来,非常都雅。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肩舆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蔼习习,凭在雕栏上,流连痛饮。这日杜少卿酣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冷山冈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炫神摇,不敢俯视。杜少卿佳耦两个上了肩舆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很多桃花插在肩舆上,也跟上去了。

毋违!速速!

两省名流,重修礼乐之事。

次日凌晨,正要回拜季苇萧这几小我,又是郭铁笔同来羽士来拜。杜少卿迎了出去,瞥见羽士的模样,想起昨日的话,又忍不住笑。羽士足恭了一回,拿出一卷诗来。郭铁笔也送了两方图书。杜少卿都收了。吃过茶,告别去了。杜少卿方才出去回拜这些人。连续在卢家住了七八天,同迟衡山谈些礼乐之事,甚是相合。家眷到了,共是四只船,拢了河房。

次日,便到北门桥去拜庄绍光先生。那边回说:“浙江巡抚徐大人请了游西湖去了,另有些日子才得来家。”杜少卿便到仓巷卢家去会迟衡山。卢家留着用饭。迟衡山闲话提及:“现在读书的朋友,只不过讲个举业,若会做两句诗赋,就算雅极的了。放着经史上礼、乐、兵、农的事,全然不问!我本朝太祖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汤武,却全然未曾制作礼乐。少卿兄,你此番征辟了去,替朝廷做些端庄事,方不愧我辈所学。”杜少卿道:“这征辟的事。小弟已是辞了。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奇迹,徒惹高人一笑,以是宁肯不出去的好。”迟衡山又在房里拿出一个手卷来,说道:“这一件事,须是与先生筹议。”杜少卿道:“甚么事?”迟衡山道:“我们这南京,古今第一个贤人是吴泰伯,却并未曾有个专祠。那文昌殿、关帝庙,到处都有。小弟意义要约些朋友,各捐多少,盖一所泰伯祠,春秋两仲,用古礼古乐致祭。借此大师习学礼乐,成绩出些人才,也能够助一助政教。但制作这祠,须数令媛。我裱了个手卷在此,愿捐的写在上面。少卿兄,你愿出多少?”杜少卿大喜道:“这是该的!”接过手卷,放开写道:“天长杜仪捐银三百两。”迟衡山道:“也很多了。我把积年做馆的修金节流出来,也捐二百两。”就写在上面。又叫:“华士,你也竭力出五十两。”也就写在卷子上。迟衡山卷起收了,又坐着闲谈。只见杜家一个小厮走来禀道:“天长有个差人在河房里要见少爷,请少爷归去。”杜少卿辞了迟衡山返来,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