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于禁:这个剧本怎么和程普的下场那么相似?[第1页/共4页]

赵云这五千人只是李素的快速反应军队,赵云来了以后,最多一天,李素就会从后军分出人马,也跟着于禁昨晚的线路,在太湖北岸登岸,然后追上来。

建业城攻陷、吴郡被劝降以后,会稽那处所底子不消打,李素能够传檄而定,让会稽本地大族里应外合把周瑜绑了送来。不然李素还能趁机洗濯一下江南的大族门阀。

后军与侧翼的贺齐与于禁所部,折损也很多,但毕竟还保存了建制。两人兵败以后各自沿着相反的方向突围。

早晓得挣扎了也是这个成果,我还派人去林邑国商定夹攻李素约个屁呢,轰轰烈烈拼一把拼完拉倒。还不知后代史乘如何写我周瑜,莫非要被写成勾搭外族,呵呵。跟伯符早死一年,这些破事儿都没了。”

更可骇的是,如果李素还不足力,结束太湖湖面上的战役后,让后军从中江退出太湖、退回长江航道,然后沿着长江江面一起封闭到京口,那于禁就算撤到京口也还是个死。

当年勇猛著称的丹阳兵,就是糊口在丹阳郡境内这部分山区的。

因而于禁登陆后没几个时候,就被汉军沿湖搜刮的标兵发明了。于禁也算名将之才,晓得这时候保密很首要,冒死集合军中独一的配战马的军官,充作浅显马队去追杀那些标兵,制止保密透露行迹。

这个期间江南山区的开辟力度还很弱,哪怕是后代苏南浙北富庶之地,现在只如果山区,汉人农耕权势就比较亏弱,到处都是山越族。

周瑜酒入愁肠,筹议道:“战船没法入浙江,如果李素的军队追来,你们带着将士们以民船渡江去会稽吧。如果然的不成敌,投降也就是了。

于禁并不晓得贺齐已经走另一条路翻山往建业方向撤退了,他们被打散后就没有联络。但于禁好歹还晓得孙家把建业城的城防交给了孙坚的弟弟、孙策孙权的叔父孙静打理。

贺齐的兵士死伤者数千,投降者足有万余人,都是李素埋伏的那些细作号令摆荡军心的成果。

当时候才是绝对的上天无路,上天无门。

就怕到时候孙静要强留于禁下来陪他守建业城,不放于禁伶仃过江突围。不过真如果到了那一步,于禁哪怕是内哄翻脸、直接纵兵动武从孙静手里抢船也得走。

于禁自忖也算名将之才,才气应当远在程普之上,但能不能扛住赵云五千铁骑如影随形咬着你、瞅准机遇就狠狠来一刀,于禁也殊无掌控。

江南之地本是丘陵分裂、水网纵横,没甚么供马队冲起来的疆场环境。不过毗陵与京口之间,可贵有几十里没有小河的宽广冲积平原,都是肥饶的屯田区。

那还不如在余杭县再张望一下呢。

甘宁即便顺风行船,但因为顺风,能操纵台风畴昔后仍然狠恶的东南风,一个白日就从常州把船开到镇江扬州一带还是很轻松的。

说不定这天下就是刘备的。咱都是打着大汉的灯号,不过争个正朔。现在之世,跟光武帝与更始帝时何其类似。死来死去,也没人会记好,最后竟然落个枉做小人。

我跟伯符存亡之交,屡战不能胜,挣扎这几次,反而多死了好几万人,愧对百姓。我就不跑了,如果余杭县沦陷,我就死在此地,跟我的舰队一起死。

赵云看于禁一时严阵以待,他倒是不太急了,只是咬住于禁渐渐跟着找机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