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又一次山呼万岁,这一道也是常例,新皇即位嘛,天然要皋牢民气,而老百姓的心,便是重中之重。
如许还不算完,被砍了脑袋的人顶着谋反的罪名,还不能被人收尸带归去好好安葬。
到了最后,耶律跋窝台才痛哭流涕着亲身给耶律洪基扶柩,把装着耶律洪基的棺椁运上了八匹马拉的马车,由宿卫军护送着先帝的尸体,出大定府北门,送到上京道契丹祖源之地下葬。
杨怀仁现在是驸马,已经不消和插手葬礼的各国使节凑在一起,而是一向呆在公主身边。
即便如此,等耶律洪基的棺木马车一过,便走上来上百个五大三粗的刀斧手,宿卫将军一声令下,刀斧手们同时把刀举起,又同时大喝着一刀砍下去。
但他们都经历了捺钵节上萧撒弼谋反并毒杀耶律洪基一事,晓得杨怀仁在揭露萧撒弼的造反诡计中所做出的庞大进献。
但是这一点,就让朝臣们感到新帝皇恩浩大。
第二道,便是颁令天下减赋三年,并大赦天下,除大恶不赦及杀人者,其他牢中刑犯,都可开释。
杨怀仁似模似样的站出来领旨谢恩,其他臣等也没人反对,本来给一个宋人封这么高的王爵,契丹朝臣们是不能了解的。
第三道,便是嘉奖在昭雪过程中的有功之臣了。
杨怀仁眼里,耶律跋窝台非常平静,但他的眼神里,还是粉饰不住贰内心里的狂喜,胡想就这么实现了,他必然有种如临梦境之感。
宿卫军运来了几车柴火,就在城门外扑灭起一个庞大的柴山,把那些人的尸身和脑袋胡乱的丢到火焰里,任由他们被烧成了灰烬。
只是又有内侍念了耶律洪基传位给耶律跋窝台的遗诏,群臣三叩九拜,耶律跋窝台就算正式成了契丹新一任天子了。
接下来辽国天下记念七日,同时制止嫁娶等庆贺。
起首便是赐封杨怀仁为南边王,藩灜莫二州,食邑万户。
第一道,说的是今后朝政之事,还和之前先帝在位时不异,新帝并没有筹算做出太大的窜改。
耶律洪基的葬礼非常昌大,插手葬礼的人以万计,这还不算外埠没法赶来的官员和契丹贵族。
接下来便是耶律跋窝台即位后的第一次大朝。
减赋三年,实际上对国帑并无影响,因为宋时税和赋是分开的,田税商税等税收返国库,而赋则进入内府库银。
其他在昭雪中有功的各位大臣和狼军将士,也各有封赏,并且耶律跋窝台此次一点儿也不吝啬,几近把从萧撒弼那边查抄出来的金银财宝,尽数犒赏了出去。
比起耶律洪基的葬礼来,耶律跋窝台的品级大典反而简朴的很多,杨怀仁一开端没弄明白,是契丹人的端方就是如此呢,还是耶律跋窝台用心低调即位,他有点说不清楚。
但是祭奠的典礼,便从天还没亮,停止到了邻近中午,过程很庞大,打扮成了各路神魔的祭奠们轮番下台祷告,而祷告的体例跟跳大神似的,害的杨怀仁差点笑出声来。
现在耶律跋窝台继位,第一次封赏众臣,便如此的风雅,这便让群臣觉恰当初拥立他当了新帝,是明智之举了。
这是耶律跋窝台想稳定住他刚即位之初的朝政局势,这么做到不难了解。至于他小我有甚么施政愿景,他又充足的时候渐渐去窜改和实现。
并且这个封赏,还并不是因为杨怀仁是耶律跋窝台新晋的乘龙快婿,而是早在耶律洪基的遗诏里,就提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