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眸光微闪,拳头握了握。
“方才,她还派了程公公跟金吾卫把王府团团围了起来!”
怡亲王远比怡亲王妃要灵敏多了,眉心微微蹙起,思路转得缓慢:不对劲,皇后必定不会无缘无端地闹这么一出的……
这时,李嬷嬷把那装梳子的木匣子呈到了总管寺人与金吾卫副批示使跟前。
怡亲王说话也算是留了一分,没直接把任务推到皇后的身上。
成果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一年又一年,他在内廷司总管大臣的位置上安然无事地坐了十四年!
大管事以最快的速率赶往了仪门,他坐上一辆马车分开了怡亲王府,叮咛马车一起西行,赶去了岑府——也是原司礼监掌印寺人岑复兴的府邸。
皇后娘娘要紧,岑复兴也得靠边站!
他的话说得委宛,意义就是说,底子是皇后在没事谋事。
怡亲王眯了眯一双锐眼,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赶紧对着总管寺人拱了拱手道:“程公公,是贱内不懂事,公公莫要与她计算!”
常日里,大管事也经常替怡亲王拜访岑复兴,或是问安,或是替怡亲王传口讯,或是奉上节礼。
如同一道惊雷突然划过,怡亲王心头一亮,刹时明白了。
棋子与棋子碰撞收回清脆的声响,一盒黑子中多了一枚白子,显得分外高耸。
他当然晓得谁是施公公,那但是现任司礼监秉笔寺人,内廷十二监的第二号人物,也是岑隐留在京中的管事人。
是以,岑复兴固然退下了,但是这些年,他在朝上的职位还是有些超然的。
岑复兴又是岑隐的寄父,世人皆知岑隐对他非常恭敬,这些年凡逢年过节,都会亲身登门拜访,京中各府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总管寺人提及话来,一派冠冕堂皇的模样。
“娘娘既然要查,定是怡亲王妃‘拿’了娘娘的梳子,自是不能姑息。”施怀能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就差说:皇后说的都是对的,不对也是对的。
岑复兴没想到的是,这个义妹的分量有这么重。
如果端木绯现在在这里,怡亲王妃已经冲上去与她实际了。
岑复兴在十八年前曾经奉旨去辽东监军,彼时,怡亲王曾经救过岑复兴的命,不然岑复兴怕是早就命丧辽东了。这但是过命的友情,因此厥后怡亲王从辽东返京,坐上内廷司总管大臣的位置后,岑复兴给他供应了很多帮忙。
岑复兴的最后半句话用心放慢了速率,带着几分警告,几分训戒。
轻风自窗口吹来,拂动窗外的树枝,树影也随之摇摆,伴着那沙沙的声响。
这大管事是怡亲王的亲信,跟着怡亲王也快二十年了,对王府的事自是一清二楚,也包含怡亲王与岑复兴的友情。
怡亲王妃活到这把年纪,还从未碰到过这类荒诞的事。这一刻,她真感觉本身比窦娥还冤!
哼,皇后又如何样?!
上个月尾,姜州楦城进贡来这套梳子的时候,因为老婆看中了,说想拿来打赏下人,他就让人去阛阓里随便采买了几把做工还算邃密的梳子替代了送进宫去。
即便是天子,那也不得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定,不成能随心所欲,更何况是皇后了。
怡亲王手掌内廷司十几年,这类近似的事常日里也没少干,更别说那天进贡的不过是戋戋一匣子梳子罢了,他也压根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