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七 谁为读书人立心 谁向宣武军告密[第3页/共5页]

遵循任圜的说法,孔循在新政大考中的评价应当不错,但现在事情都要落下帷幕,却有汴州官吏偷告下属的状,并且还是进奏官——所谓进奏官,藩镇留在洛阳便利朝廷与藩镇交换的官员,普通都是节度使信赖的人,先前苏愿就是西川进奏官。

李嗣源哂笑一声,“除却滑州义成军,汴州宣武军、郓州天平军、青州平卢军,几近包括了当今藩镇中权势最大、最有不该故意机的几个,天下藩镇,除却边镇与河东、河中、保义以外,就数这几个藩镇的军队权势较大,对削藩冲突最狠。”

“在先前的巡查中,现居汴州的宣武军节度使孔循,一向被视为推行新政得力的藩帅,但本日汴州进奏官却派人悄悄递回动静,言说孔循推行新政并不恰当。详细环境都在奏章里,请陛下观之。”任圜递上折子。

说到这,李嗣源气势峻厉了几分,“孙芳传案结束,洛阳吏治的清算却不能结束,孔循之案,则是拉开清算州县吏治的序幕!”

李从璟起家道:“陛下放心便是。”

而此时,孙芳传案牵涉到的一多量太原官员,正在逃解洛阳的途中,不日即到汴州地界。

李从璟、安重诲、李琪并及三司和二十名官员,为审理孙芳传之案,在六部衙门旁找了几间屋子,临时搭建了办公场合。等李从璟见完李从荣回到这里的时候,已是神采阴沉。

任圜望着李从璟道:“在藩镇清算吏治,要对于的不但是节度使,不但是州县官员,更是那些藩镇军,陛下又不准殿下带雄师随行,臣实为殿下担忧。”

张一楼点头道:“天下攘攘即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便是读书人,也是学而优则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天下官员,哪个不想步步青云?只不过,正道老是难走,傍门向来易行,前者离不开日积月累,夙兴夜寐,后者却可一步登天,不‘劳’而获。正因如此,天下吏治,清算难,废弛易。社稷江山,大治难,大乱易。特别是天下积弊已久之时,重整国土,不免突破现有次序,固然这次序在明言人看来都不公道,应当被突破,但天下事难不难做,向来不看合不公道,而看人愿不肯意。要想人愿,就得利字当头。那些手中握有金山银山的,哪个能忍别人掠取?那些要去抢人饭碗的,明知会引发腥风血雨,乃至能够头破血流,他们又如何情愿?一代新人换旧人,不过就是冲着金山银山去?我撵走了旧主,自个儿不能成为新主,我为何要去做?清算吏治之难,便难在此处。”

任圜苦笑点头,不知该说甚么了。

“改过政推行以来,对州县官员,朝廷每岁都要擢其得力者,大加嘉奖并赐与重用,对推行新政不力的,向来没少问罪。但是与今春大考比拟,仅是动静上就有天差地别。”苏逢吉在听完张一楼的先容后,如有所思。

李嗣源对李从璟道:“朝中重臣、天下藩镇、州县官员,对新政有冲突的,本身吏治一片混乱的,现在是最后也是最有能够肇事的时候了,你要做好呼应筹办。现在分歧以往,新政深化、吏治清算,固然需求朝廷以武力为后盾,但再也不是拉出一支军队,去血洗处所藩镇就能处理题目的事情。事情仍然腥风血雨,措置起来却要细致很多,你要多加留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