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八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 7[第1页/共3页]

攻坚战不比其他,守军天然占有上风,头阵时因守军防备东西俱都无缺无损,士卒精力饱满,以是常常意味着要碰硬骨头,所受伤亡较以后阵要大上很多,且首功便能克城之战毕竟少之又少,常常充当怠倦、减弱敌军的角色,是以凡是攻城战,除非稳操胜券或者建功心切,少有愿带部卒头一个上阵的将领。

这些都是后话,今后定有疆场相见之时,目下李从璟得空多虑,问杜千书:“这六人可有人驻扎于营州?”

李从璟将军报递给他看,“说来也巧,竟是同一时候。”

李从璟前后对契丹体味已然很多,契丹八虎上-将他却未曾耳闻,此时听杜千书提及,便细问之。杜千书道:“八虎上-将,耶律德光和耶律倍临时不言,余者六人,别离是腹心部大将耶律斜涅赤,司近部大将耶律敌鲁古,北院夷离堇耶律敌烈,南院夷离堇耶律欲隐,北府宰相萧痕笃,军政大臣耶律敌刺。此六人皆乃阿保机亲信重臣,皆能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才,在其王者未成之际便相随摆布,对其忠心耿耿,阿保机每逢亲身交战,必有此中数将相随。”

李彦超跟孟平为前锋,先行一步去攻打襄平、昌黎,李从璟在营前相送。开初李彦超言雄师兵分两路,实则在其本身攻昌黎,孟平攻襄平的环境下,雄师已分红三路。此种安排并无不当,究其底子启事,是因两军“意气之争”。

以万人攻三千人,李从璟不以为这有任何难度。攻城前日夜,李从璟调集诸将分拨攻城任务。

现在莫离已去渤海,卫道尚且身在幽州主持诸事,李从璟身边可为其出运营策之才便只杜千书一人。然杜千书少涉军旅,其所长不在交战,而在政务。杜千书天赋不及莫离,经历不及卫道,年纪尚轻,虽在契丹时有所磨练,心性坚固,见地和思惟皆不差,但要成为李从璟左膀右臂,另有待光阴。

杜千书点头:“这些人都已是契丹重臣,皆在契丹境内,若无严峻战事已不会等闲出境。倒是听闻现坐镇营州之将,似是南院部夷离堇耶律欲隐之子。”

数日无话,待到第四日时,火线有军报传回:孟平、李彦超已克昌黎、襄平两城。

李从璟心知杜千书已有腹稿,只是能够思虑还未成熟,故此不肯深言,也不强求,决定稍后两日,待杜千书运营安妥再问不迟。

众将来之前对李从璟如何安排明日攻城挨次,心中都有本身的策画,李从璟如此安排较着出乎大多数人料想,这些人面面相觑,与那些预感到李从璟会如此决定的将领,齐齐抱拳应道:“我等谨遵军帅军令!”

李彦超因不平前期未能在跟孟平较量时战局上风,上来请战:“末将愿打头阵,若不能克,提头来见!”

虽如此,行军途中,李从璟还是和杜千书就今后局势详论了一番,在李从璟抛砖引玉后,杜千书说道:“以百战、卢龙两军兵力,又添军帅亲身坐镇批示,此番要霸占平州不难,难在守土御敌。守土、御敌,是两件事也是一件事。平州前些年才为阿保机所占,赢利未多,现在番为军帅所夺,其必不甘心,定会出兵来夺。其若出兵与军帅作战,必用良将,契丹国虎将无数,此中-功劳最为卓著、最为阿保机所倚重者,有八人,可谓八虎上-将。”

李彦超愿争头阵,且非论他是为何,在疆场上仅凭这条就能让李从璟对劲。卢龙军战力如何,其军貌风纪如如何,将领士卒又如何,因是李存审所领之军,李从璟知其不会差,体味亦有一些,但却并不深切。要掌控卢龙军,需得下得卒心,上满将意,此乃李从璟战后之要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