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第1页/共5页]

“怪不得耶律阿保机退得那么快,本来是后院失火。”莫离轻笑道,看向李从璟,“这倒是个好机遇,军帅筹算何故应对?”

遣标兵近营视之,果已人去营中,辕门、角楼处只剩草人披甲,以假乱真。

翌日,莫离与李四平一道,带西京近万救兵援助正州城。

这谍报中说的,倒是中原要地一场性子严峻、影响庞大的军变。

“但愿如此吧。”李从璟感喟一声,不肯再多言。

“军帅率雄师主力在双通、仪态、九阳之间凸起重围后,契丹军主力也随后撤离,但留下了司近部近两万兵力,对君子都停止围追堵截,郭将军带领我等展转各地,寻机突围。但因扶余契丹军势众,而本地渤海官吏又多有投敌者,导致我部战役愈发艰巨,数次差些堕入绝境。有鉴于此,郭将军见南下与军帅汇合有望,便命令雄师向西突围,进入契丹境内,追求向西楼挺进。”

“进入契丹境内,我部攻占了一个小部落,获得粮食补给后,便没有再轻举妄动,直到标兵探得鞑靼部动静,郭将军这才筹办与之联络,以求同谋西楼。何如鞑靼部行动太快,未等我部与之联手,便已强攻西楼,不料出战倒霉,被契丹军反戈一击,差些溃败。”

同日,始自幽州,路子营州、泊汋、恒州的第一批后勤补给,在皇甫麟亲身护送下,运抵正州城。随行幽州官吏向李从璟禀报,卫道已临时告急征召五千青壮,作为后备军队,正向正州赶来。

坐在一旁低头捧着木杯吸水的桃夭夭看了李从璟一眼,却见他仍旧在敛眉深思,看他严厉纠结的模样,心头没出处一软,想到他为大唐、为中原甘居北地,殚精竭虑强军、富民,以一己之力承担起顺从契丹的重担,数年如一日,周旋于幽州官民、朝廷奸佞、契丹、渤海、鞑靼部之间,不知费了多少心机、吃了多少苦头,现在好不轻易就要功成,却被大唐、被中原拖了后腿,贰内心不晓得有多难受,可恰好没有半分透露,乃至不如莫离、王朴两人面有愤色,心道真是难为他了。念及于此,桃夭夭竟觉心口有些微痛,杯中净水再也喝不下去。

王朴拿起那份军报,轻声念叨:“我辈十不足年为国度效命,甲不离体,已至兼并天下,主上未垂恩泽,翻有猜嫌。防戍遥远,经年离阻乡国,及得代归,去家天涯,不令与家眷相见。今闻皇后弑逆,京邑已乱,将士各欲归府宁亲,请公同业。”摇了点头,“皇甫晖这一番话,倒是好一番大义凛然之词,不过前面这句才是至心之言:全军怨怒,咸欲谋反,苟不平从,须至无礼。”

会战第二十五日,大明安调派新军来援,在正州城北百里以外,与契丹前来阻截的雄师遭受,堕入混战。因新军战力弱,交兵未及一个时候,便现败退之象。幸奈大明邢率正州守军及时赶到相救,得以将新军带入正州城。

能让永久一副漫不经心模样的桃夭夭神采如此窜改,李从璟已能预感到谍报的分量,当即展开来看。

“战果还能够更大。”李从璟看着王朴,不容置疑道。

使者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还算安静,李四平、大明邢听到“渤海官吏多有投敌者”时,神采却有些不天然,在幽州诸将成心偶然目视下,惭愧得恨不得钻地洞。

莫离与王朴一道快速将谍报浏览完,都很惊奇,放下谍报,便是以莫离那萧洒性子,也禁不住眉头蹙起,面露不快,道:“这些人真是疯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