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十二 定国安邦波澜起 不平尽去平山河 下[第1页/共4页]

“郭崇韬包藏祸心,至今已闪现无疑。臣入川以后,多方密查,得知自从雄师进驻成都,西蜀亡国,郭崇韬便愈发骄横、目中无人,行事但凭己心,军令唯出一门,涓滴不将魏王殿下放在眼里。蜀国府库财物无数,也尽数被他中饱私囊,便是连魏王殿下也没能见着多少,统统军政大事,都是他一人决计,涓滴不顾及魏王殿下的定见。更叫人担忧的是,伐蜀诸将,竟然都唯郭崇韬马首是瞻,置魏王殿下于不顾!”向延嗣遵循事前想好的说话,满脸悲忿的说道,他偷瞄了一眼刘皇后,见对方神采奇差,气得浑身颤栗,便晓得本身赌对了——只要将魏王的处境说得极其不堪,刘皇后必然护子心切,也就不会有精力去在乎他的无能。

李继岌神采白了白,神情挣扎。

李继岌还是不肯,“陛下并无圣旨,只凭皇背工教,如何能擅杀全军统帅、朝廷招讨使?”

大唐生民百万,翘首以待,在这春节将至的日子里,都将目光投向帝都洛阳,将但愿倾泻在此中。

向延嗣见李继岌有所踌躇,趁热打铁道:“现在郭崇韬没有防备,他此番奉召而来议事,恰是独一的良机,一旦错过,本日殿下对他仁慈,敢问今后他会对殿下仁慈吗?”

“魏王如果执意不肯,错失良机,则我等命该休矣。只是臣等死不敷惜,怕要扳连殿下,为那郭崇韬所害!”向延嗣佯装痛心疾首,“何况郭崇韬目无殿下,目无朝廷,也非一日两日,他在蜀中拥兵自重,不尊朝廷号令,私蓄人望,谋为两川节度使,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时殿下柔嫩寡断,就义的不但仅臣等性命,只怕另有无数将士浴血拼杀得来的战果,另有大唐的江山社稷!殿下想想,平白错过诛杀逆贼的机会,变成大祸,到了当时,皇后会如何,陛下又会如何,这天下另有殿下的容身之地吗?”

常常念及于此,谁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伐蜀统帅郭崇韬真本领,谁又不心胸畏敬,颂一声我朝陛下真贤明?

刘皇后冷哼一声,交给向延嗣一份教令,“何必临变,你去蜀中以后,将此教令交给魏王,直接正法郭崇韬便是!”

半夜梦回,多少仁人志士何曾没有升起过丝丝胡想,那盛极一时的王朝,又能够重现于世?

出宫之前,向延嗣又去拜见刘皇后,假装忧心忡忡的说道:“蜀中情势危在朝夕,陛下却要看郭崇韬反应行事,如果有急变,臣如何能从三千里以外,向皇后与陛下禀报呢?”

“一个期间结束了!”李从璟在郭崇韬灵位前洒下一壶酒,也不顾雪地冰冷,靠坐在小亭凉柱边,昂首望着夜空,轻声呢喃。

郭崇韬遇害的动静传到李从璟耳中时,联军正攻陷了河州。

抬开端,长长吐出一口气,向延嗣志对劲满的感慨道:“郭崇韬啊,多短长的角色,就要死在我手里了,想想都让人感觉了不起啊!”

向延嗣此前出行成都,传令让郭崇韬班师时,郭崇韬对其不睬不睬,底子不将其放在眼里,向延嗣自发受辱,极其仇恨,现在得了李存勖这份授意,当即心中畅快,欣然领命。

比之进宫时的焦炙忐忑,出宫时向延嗣再无半分压抑,神清气爽得很,站在宫门处抖了抖衣袍,望着神都洛阳,向延嗣胸怀镇静。翻出刘皇后给他的教令,前后看了几遍,向延嗣脸上挡开一圈掩蔽不住的对劲,念及郭崇韬前些时候给他的尴尬,他嘲笑一声,撇撇嘴,“甚么宰相,甚么开府仪同三司,甚么御赐铁卷恕十死,都是狗屁!奇计灭梁又如何,两月灭蜀又如何,名满天下又如何?现在,老子动动嘴皮子,就能要了你的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