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1)[第3页/共4页]

“眼下要窜改江淮战局的严峻态势,并非没有体例,只是此计非是力战于疆场,与贼军将士决死相搏,而是另辟门路、别开生面,在局势上博得先机。”徐知诰说道,“国中虽有良臣俊彦无数,但要完成这个战略,我以为只要两位才行。此策的实施者,需求不凡的胆气,虽刀斧加身而面无惧色;要有不凡的机灵,虽身陷必死之境而能绝处逢生;要有不凡的辩才,虽孤身入敌营而要能激辩群儒;要有周到的心机,要有坚固的意志,要有夺目的手腕......”

“反间计!”徐知诰语出如惊雷。

......

徐知诰道:“将帅既然有嫌隙,只需略加操纵,必定将帅分歧,而若莫离被洛阳猜忌,李从珂便会名正言顺,趁霸术求取而代之!情势若能如此,届时江淮岂能不风云变幻?朝廷猜忌统帅、将帅分歧内斗、临阵改换统帅,这三件事,不管哪一件产生,都足以让雄师堕入混乱,如果三者同时产生,我军趁机进击,岂能不堪!”

计议既定,接下来便是参议实施战略的细节,世人一起暗害,很快便制定了呼应打算。随后,世人分头筹办。不日,卢绛、蒯鳌分开金陵,渡江北上,去到扬州见莫离。

卢绛、蒯鳌都不是不学无术之辈,稍稍念及旧事,不由对此言大为附和,“想那李嗣源也是领兵背叛,终究夺得皇位的,他岂能不防备臣子效仿他的旧事?”

“楚地可有紧急之事产生?”措置完手头的事件,徐知诰问坐在堂中右首的周宗。

徐知诰点头应了一声,忽而堕入深思。

回到主位,徐知诰对两人道:“现在北贼在江淮的实际统帅,乃是号为莫神机的莫离,此人如何,想必不消我多言,观其在江淮的各种行动,便已知此人乃是世之大才。”

不过深思之下,卢绛很有顾虑,“听闻莫离不但跟从李从璟南征北战十数年,深得其信赖,昔曾亦是发小,订交莫逆,要李从璟猜忌莫离,会不会有些难度?”

徐知诰持续道:“诽谤莫离与洛阳,此为其一;诽谤莫离与李从珂,此为其二。李从珂者,李嗣源养子也。昔年跟随李嗣源兵马半生,立下无数心血功绩,李嗣源篡位后,李从珂领兵出征两川,军功亦是显赫,而现在北贼出兵江淮,李从璟回洛阳后,竟然是莫离统帅全军,而非是身为潞王的李从珂——李从珂莫非不会心有不平、不忿之气?莫非不会感觉热诚、不公?”

卢绛、蒯鳌先是一怔,随即目光炽热。

徐知诰笑容莫测,没有答复,有些话因为主从有别,他不能跟周宗说,内心道:“大丈夫立于当世,谁愿屈居人下?谁规定了谁必须屈居人下?凡是有才之辈,谁没个野心?他莫离既然有不凡之才,又多有不凡功劳,本身亦非女子,凭甚么必然要做李从璟的影子,岂能当真没个野心?”

徐知诰不置可否,又看向蒯鳌。蒯鳌一时也没有良策,跟卢绛一样表达了为国死战的决计。

“两军苦战于益阳周边,战局胶着,目前并无大捷。”周宗回道。

卢绛、蒯鳌正在常州与钱元瓘相持,战事时有产生,范围时大时小,二者打了个平局,谁也何如不得谁,卢绛、蒯鳌从常州分开时,刘金也接到徐知诰的号令,让他扼守常州城便可,不必再对无锡保持守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