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 昔日家国残梦里 多少魂梦惊夜雨(中)[第1页/共3页]

李存勖愣住。

“倘若因一己之私,纵情吃苦,不顾社稷安危,胸无生民痛苦,国库不充盈,百姓无余财,军队不修甲兵,将帅不通挞伐,士卒不敢死战,乃至于朝政崩塌,外寇出境,如许的君王,也能称之为君王吗?”

“猖獗!”李存勖怒不成遏,闭眼缓息,睁眼愤视,“为臣者,焉敢言君道!”

李从璟深吸一口气,目光锋利如刀,仿佛要划破这深沉的夜,“历朝历代,每逢天下大乱,必然礼崩乐坏、品德沦丧、民气不古,何也?君王身为万民之首,存于当世,享尽繁华、位极尊崇,不是让你来不惧民气的,而是让你来君子心的!不然,一旦民气丧乱,天下烽烟四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可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有多少君王只知皇权,眼无社稷、胸无百姓,抛弃了全部天下?这些人何德何能,也敢称孤道寡!”

“王者乐其以是王,亡者亦乐其以是亡。君行正,则臣民推戴,君行不正,则臣民共伐!陛下,你还以为,我等此番发难,是狼子野心、谋逆篡位吗?!”

这一番话恍若雷鸣,说得李存勖呼吸短促、面色乌青,他大喝道:“你闭嘴!李从璟,莫非你感觉朕是如许的君王吗?!”

李从璟看向李存勖的目光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但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他道:“吾王若知错,当不惮改错;吾王若不知错,臣民自当替吾王改之,只不过到当时,王何故为王?天下自有君王以来,历经多少国、多少代?天下会有这般多的朝代,不就是因为君王失道,而臣民群起,才有改朝换代之事吗?改朝换代,非是谋逆篡位,而是为天下、为万民,重塑道义!”

“李从璟!这些事也是你能群情的?!”李存勖怒道。

李存勖嘲笑不已,“改错?用谋反篡位的体例?”

至此时,李从璟不复束手而立,而是昂然按刀,目视李存勖,激昂陈词:“为政以仁德,轻徭薄赋,得万民归心,天下共敬之,以是江山能够安定;为政以腐败,清算吏治,隔断宵小,使重臣不敢贪污,小吏不敢祸民,以是庙堂能够长存;为政以贤明,广布恩德,清算百业,使百姓皆有所养,赏善罚恶,精兵强军,使将士无后顾之忧,以是社稷能传百年;为政以博爱,遍施教养,使万民气中有品德,能辨是非对错,以是国度能长治久安,令文明布之于四方,能召四夷佩服,以是中国能历万世!”

“于君王而言,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于臣民而言,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李从璟慷慨陈词,“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君好学,则举国修书,君仁德,则万民和睦,君王赏善罚恶,则天下贤能云集而宵小无安身之地,君王若匡扶道义,则天下自有浩然正气、妖邪避绝。反之,君王爱财,则群臣贪墨,君王沉湎声色,则举国行靡靡之音,君王亲贤远佞,则世无忠良,君王疑臣,则百姓以邻为盗!”

李存勖嘲笑道:“你既仍呼朕为陛下,内心便另有君臣。既知君臣,缘何行背叛之事?”

“不是反叛,那是甚么?”李存勖冷哼一声。

李从璟哂笑一声,“那过后呢?是以事被诛连的人还少吗?连睦王也”

李存勖神采扭曲,目光极尽挣扎,面对李从璟堂堂眼神,竟然不敢与其对视。一时候,仿佛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不是李存勖这位一国帝王,而是暂为臣子的李从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