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四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5)[第3页/共4页]

先前李从璟保举冯道倒也罢了,此时又来保举李琪,安重诲那里还能忍得住?如果果然让李琪为相而崔协甚么都没捞到,今后朝臣便会晓得,在李从璟面前安重诲只能唯唯诺诺,甚么也不是,那让他还如何魁首群臣、把握绝对大权?怕是到时众臣都会跟在李从璟身后,而疏忽于他。这是安重诲不能接管的。

幸亏李嗣源毕竟是明君,李从璟又对本身这位老爹知之甚深,见安重诲反击,攻讦李琪旧疤,心中虽有肝火,面上并无愤恨之色,浅笑安闲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大夫历任中枢日理万机,出一二忽略在所不免。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二者之间该用谁一目了然。何况错并非不能谅解,能改正方是正道。”

“依秦王之言,李大夫才学既高,亦能为国解忧,的确为贤能之臣。”李嗣源抚须沉吟,“如此说来,以李大夫为相倒是可行”

李嗣源闻言甚异之,他素为外将,虽也不时在朝中行走,毕竟职司与李琪不相干,交集未几,这些年来他又为庄宗所猜忌,更少与朝臣来往,故此对李琪知之甚少。

安重诲心想,哎呀直娘贼,这厮不是来和稀泥的,清楚就是来羞煞老夫的呀!

王氏为人处世很有章法,便是曹氏对她也没有恶言。李嗣源册封曹氏为淑妃时,亦册封王氏为德妃。这王氏既然得志,免不得顾念仇人,安重诲每有所求,王氏无不代为周旋,除此以外,王氏更是在李嗣源面前说尽安重诲好话。由是,安重诲恩宠独一无二。

说完这番话,李从璟回身对安重诲道:“为朝廷荐相,是但愿为相者能为国度社稷着力,上解君忧,下安百姓,安公说孤王此言对么?”

冯道此时刚谢礼完刚起家,差些没一个趔趄。但是他到底与李从璟了解、订交得早,对李从璟的脾气很有体味,本还觉得李从璟保举本身有均衡安重诲、任圜的考虑,现在细想,才知李从璟底子没这心机!李琪如何,冯道与他同朝为臣数年,天然清楚,心想:秦王荐才,的确是看才气的!

王氏手头另不足金,又送给李嗣源摆布及子嗣,世人得了财帛,谁不交口奖饰?便连李从璟,当时也收了钱——当然这钱也没法回绝,除非他要平白无端与王氏反目——只不过对此是付之一笑罢了。

“父皇担当大统以来,李大夫多有谏言,常常为父皇所承认,无不依言而行。由是可知,李大夫实为国士,倘能以国士待之,必能助父皇匡扶社稷,成绩明君贤臣之嘉话。”

“这却好办了。”李从璟回身面向李嗣源,“高位者以贤达居之,若能分出李大夫与崔协才气、德行之凹凸,朝廷是任用李大夫还是任用崔协为相,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如此一来,朝臣不会再有贰言,天下士子、百姓也不会有贰言。”又转头看向安重诲,“安公觉得然否?”

“这倒是好分得很!”李从璟洒然道,面向李嗣源道:“父皇,儿臣方才说了,位居相位者,上要能解君忧,下要能安黎庶。父皇无妨传令二位大人,让二人马上上书言事!”

李从璟瞥了安重诲一眼,心中肝火顿起,暗骂道:你他娘的争权夺利都争到老子头上来了!

温琪得知此事,不但不敢说甚么,反而暗生惊骇,多日装病不敢出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