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崇韬本也是河东旧臣,按理说他应当站在河东旧臣权势这边,支撑李嗣源出挞伐蜀的。但究竟并不是如许简朴,经过灭梁之战,郭崇韬携献计大功,不但稳居枢密使之位,在文武百官中,声望更是已能和李嗣源比肩,仿佛是现在大唐朝臣中的大佬。他与李嗣源固然没有仇隙,但郭崇韬是个权力**极重的人,李存审本是他教员,其归朝他尚且要冒死禁止,就是惊骇李存审夺他的权,此时又怎会容忍李嗣源伐蜀建功,在功绩上力压他一等?
“天下诸侯中,西蜀据膏腴之地,而称天府之国,人杰地灵,累世英才辈出,外有江山之固,蜀道难难于上彼苍,乃是当时强国。我大唐称雄中原,首战便是伐蜀,看重的便是西蜀之人力物力财力,若能得西蜀之资,将大大无益于交战天下。除此以外,自西蜀东出,顺江东下,能够猛虎搏兔之势,直取江南,计谋上天然占优。此二者,乃我大唐首战伐蜀之故。帝国伐蜀,本固有之策,运营也已多时,按理说是早该为之之事,却为何拖到本日,才祭奠出征,这此中的原因,嗣源你可晓得?”李存审抹了抹额头冒出的些许汗珠,对李嗣源说道。
作为大唐将来的君王,要统领群臣,在这个乱世,不成没有军功傍身,不然压不住群臣。因是说郭崇韬这话和李存勖的胃口,说不得李存勖本来就有这个意义。
郭崇韬因而说道:“当今之世,天下大争,所争者何?唯在权力二字。只要你身居高位,把握了权力,一言一行能定人存亡,一举一动能伏尸百万,世人凑趣你尚且来不及,又岂会因为之前一些末节,而对你横眉冷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要你反手间,能灭他们的好处,能给他们好处,他们便会对你各式凑趣,愿为奴为仆供你差遣!只要我伐蜀大成,便有此功此权,那个敢不平,那个又会不平?”
李存审能够了解李嗣源的表情,他既然开口,便接着道:“朝堂商讨伐蜀之事时,在主帅这件事上,最早是宣徽使李绍荣推举李绍钦(段凝)为帅,为枢密使郭崇韬所极力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