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后代的狗汉奸们对本身敢怒不敢言,崇祯天子心中更是爽上了天。
“启奏陛下,宁武关已经是焦灼之势,需求朝廷当即派兵声援,高杰所部最为安妥。现在保定地区已无朝廷之师,逆贼刘芳亮尚且在逃,京畿一带态势仍显不稳,需得留兵驻防。”
退一万步来讲,高第、唐通,乃至吴三桂及关宁军将士的家眷都留在京师,吴三桂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归降鞑清,那也要看兵士们会不会和汗青上一样,跟着他傻不拉叽的找死。
高第这小我崇祯天子非常体味,别看他现在对吴三桂言听计从,但此人也是个墙头草,如果朝廷稍显强势,免不得就会在背后插吴三桂一刀。
“讲得好的,朕另有升赏!”
比拟吴三桂麾下数万关宁军,唐通所部也稀有万得胜之师,而高第麾下另有五万余山海关守军,至于他是不是至心实意的跟着吴三桂与朝廷作对,这还是两说。
固然另有些事没筹议完,不过崇祯天子倒是不筹算和这些东林党再搞甚么弯弯绕推太极了,到时候直接发中旨下去。
自崇祯十六年开端,高第便被任命为山海关总兵,率部五万余人镇守在山海关,至今已是一年不足。
崇祯天子想了没多久,便是点头道:
以是崇祯天子感觉没需求和吴三桂让步,滋长了这贼子的气势。
“并且老奴还感觉,朝廷原定是唐通任蓟镇总兵,此次临时改换为黄得功,唐通不免不平,为安其心,陛下可命唐通率部协防山海关,以发军饷之名入关,三桂必不敢动。”
以是,王承恩这长季子说话的还算是一针见血,崇祯天子认识到吴三桂的事儿不能拖着,必须在多尔衮安定兵变腾脱手来之前措置好。
不过爽是爽过了,逼也装完了,看着剩下这些亲信大臣,闲事却也需求商讨个章程出来,崇祯天子清了清略微有些发干的嗓子,说道:
不过话说返来,崇祯天子自打穿越以来,直到现在还是头一次站在这些东林党面前开喷,胸中愤激一股脑儿的倾斜出去,实在是重新利落到了脚指。
起码在明面上来看,唐通这厮各方面都不输于吴三桂,是去山海关极佳的人选。
这些事理崇祯天子也懂,没有多问,当即细细思考起来。
如果谁不遵,抄刀砍丫的,如果有人不平,那就杀到服为止!
说着,崇祯天子看向曹化淳、李若链等人,言辞道:
王承恩是个寺人,在议政的时候总偿还是不太好说话,他把话说一半留一班就退了下去。
“拟旨吧,就让高杰带着主力声援宁武关,唐通带两百万两去山海关发饷。”
崇祯天子为了自保尚且亲身促进保皇党的建立,倪元璐和蒋德璟若不成党,在这烂透了的大明朝堂之上又何故自保?
“启奏圣上,此番抄范永斗等七大豪商所得已经连续运抵京师,户部正在加班加点的清查,并且各地另有此七家不在少数的产业未曾动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