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才气保住身上这个头衔,荆忠作出了本身的挑选。
不过,既然梁山泊承担了很多本该朝廷承担的任务,对于百姓却又没有任何索求,那么就别怪这里百姓内心只要梁山,而没有东京那尊泥菩萨了。
对于世居于水泊边上的郓州百姓来讲,这两年俄然崛起的梁山大寨,无疑是大师茶前饭后最具吸引力的谈资。不管贩夫走狗,引车卖浆者,还是世代务农、有能够连县境都没出过的农夫,只要听人提及梁山的话题来,大家都能插上一嘴,恨不得说出个四五六七来。
并且高俅的来由也很充分,他以为四周百姓从匪的不计其数,梁山泊能有现在气候,跟这些愚笨的百姓是分不开的,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警示厥后人?
“为国着力,平叛剿匪,如何会有报应!?我看王教头是想多了罢?我们做军官的,只要听下属的军令行事便了,想得再多,也坐不上状元当不上宰相!”只见绿林出身的荆忠,此时不由一声嘲笑。
本来代表朝廷的父母官们,在这类难堪的处境下,求去的求去,调任的调任,竟然演变成大宋宦海去粕取精的独特过程。最后留下来的,比如济州张叔夜,郓州陈文昭,无不是遭官僚个人嫌弃而发配至此的好官,可即便是他们,再如何费极力量的去行仁政,成果都没法窜改梁山在百姓心中的实际职位。这恰是让他们无计可施的纠结之处,本来能人闪现出争夺民气的企图,而朝廷还在浑浑噩噩,如此耐久以往,王伦权势所及之处,天下怕是只闻有梁山,不复有朝廷矣!
“剿匪平叛,天经地义!但题目是,我们现在这算是剿哪门子的匪?我如何看都感觉,我们反倒像是辽贼押着百姓攻城,等候扮演我大宋官军的王伦开门迎敌?试问一下,天底下有这般剿匪的奇闻么?你们都是老谋深算之辈,看出这些百姓是梁山的命门,可你们莫非不知,他们亦是我大宋的命门!?”(未完待续)R655
……
既如此,还是不计代价往上爬罢!甚么梁山,甚么王伦,和此时这些无辜百姓一样,都是孙静通向高位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