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忙说:“我已叨教皇上为君饯行,何不稍作逗留呢?”赵鼎冷冷地答道:“主张分歧,何留之有?”随即上船,扬帆而去。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曾载一事,说不主和议的赵鼎罢知绍兴府,临行之际,秦桧假惺惺在渡口小亭设席为他饯行,但是,赵鼎并没筹算领他的情,打个拱手就要登船。
赵鼎到遥远的荒岛上,不肯连累亲朋,间断了统统联络。门人故吏更是惊骇惹火烧身,皆不敢过问,只要广西经略使张宗元出于敬佩与怜悯,不时派人渡海,奉送米食以布施。
金国传闻赵构称帝,挥师南下,要把南宋毁灭在抽芽当中时,赵构收罗群臣定见,赵鼎上奏都被采取,遂擢为右司谏,又迁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范宗尹谏阻说,之前没有过自司谏而汲引为殿中侍御史的先例。
赵鼎有些难堪,他可没有筹算插手梁山,尽忠林峰。实际上,他是被燕青,朱富他们用计绑返来的。
听到这个名字,林峰直接瞪大了眼睛。我去,吴用这家伙如何连这类大牛人都给弄来了?
林峰手底下的人才很多,但真正有才气做宰相的,说真的没有一个。
秦桧传闻后,立马将张宗元调离广西。赵鼎在极度艰巨困苦的环境下,请人转告儿子赵汾说:“秦桧必欲杀我。我死了,你们则无后患,我若迟死,必将祸及百口。”死前,赵鼎自书铭旌(竖在棺木前的旗幡)曰:“身骑箕尾弃世上,气作江山壮本朝。”
赵鼎是解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人。崇宁五年,赵鼎中进士第,随后出任河南府洛阳县令、开封士曹等职。
绍兴十七年,赵鼎63岁,在吉阳军贬所,含忿绝食而死。
之前赵鼎还挺佩服林峰的为人,现在看来也是名不副实啊。
但是,朝中的忠奸斗争、权力比赛,向来都很残暴。长于投机追求的奸臣秦桧,与赵鼎同为宰相,赵构在秦柃的调拨下,挑选了投降金国、屈辱偏安的国策。而赵鼎对峙抗金,反对定和,与秦桧分歧,慢慢遭到架空。
赵鼎说:“祖宗之地,不成以与人,这还用议吗?”言辞极其慷慨
如果李格非被重用,当上了林峰手底下的宰相,再加上李清照遭到林峰的宠嬖。李格非的权势就太大了,这实在是太伤害了。
赵鼎的所作所为,能成为南宋复兴贤相之首,能够说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