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又说道:“如果我军打击江淮军,必定一时半会不能结束。朕信赖,以李渊之能,决不会坐视旁观,必然会出兵援救。不管他是从荆襄派兵,到达江南疆场与杜伏威一同作战,还是出兵打击河东、河南,皆会对我军构成严峻威胁。如何应对李渊能够的打击,也请大师各抒己见!”
“宛城?”一干将领望着舆图,皆有些茫然。因为此处只是汝南郡的一个大城,之前是盘据权势朱粲的都城,仿佛计谋职位并无多少特别之处。
“既是如此,那我军便要择一唐军不得不防的重点地区展开打击,同时还要遴选一名能征善战之将作为主帅,起码在打击展开之初,要势如破竹,获得相称程度的停顿。不然便没法吸引唐军主力前去戍守援救。”长孙无忌弥补道。明显他也考虑过,中策是最有能够被采取的战略。
以是,上策固然看似最好,但实际上却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普通,只是一种夸姣的欲望罢了。
众臣天然都知,武关是关中的南面流派,一旦武关失守,周军便能够顺势打击大散关,而大散关再有三长两短,长安城便透露在周军面前了。
比及东线的周军全歼了江淮军,打败了杜伏威以后,天下之争便成了周唐两方的对决。这时周军主力回师西进,鹿死谁手便看两边主帅的运筹帷幄,以及周唐两方的综合气力了。
“而一旦呈现这类环境,那我军便要采纳另一套作战计划了!”李靖又一指舆图上的一处关隘道:“在这个时候,我军便须从宛城解缆,向西北进军,经上庸攻打武关。我想,到了现在,李渊便不成能无动于衷了!”
世人一想也是,因而便都望向李靖,看他如何答复。
周军如果分离戍守,则即是不设防,因为唐军只要集合兵力,便能以多打少,冲破周军的鸿沟防备。
上策天然是最好的挑选,己方不消派兵防备李渊,只需盟友出兵管束唐军便可。如许周军便可尽力反击,以雷霆之势赛过江淮军,一举毁灭杜伏威。但是这上策有个最大的题目便是:盟友在那里?
“臣等遵旨!”众臣一起躬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