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岳左又与李玄都见礼,就连周淑宁这个小丫头都没有漏下。
胡良淡然处之。
大雨滂湃。
至于江湖上的人物,也有很多,天南海北,八方来客,不过分量最重的还是某一任承平宗宗主,从荆州返回承平山的时候,路过九河府,曾顺道到过山庄。
换成其他宗门,不免要夸大一二,说承平宗的宗主实在是专门拜访山庄,不免失了实在,让人思疑其实在性,可岳左未曾有涓滴夸大,就这般坦言相告,反而能让人坚信不疑。
就在两边酬酢之间,门外本就不算阴沉的天气,又突然变得暗淡,云色转浓,有东南风起。
胡良起家行礼。
岳左将这些山庄的典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小丫头听得聚精会神。
如此一来,岭秀山庄的三位庄主算是悉数到齐了。
岳左作为全部岭秀山庄的大管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自是八面小巧,此时敬陪末座,提及些江湖轶事,倒是让氛围不至于冷场。说话之间,不免就谈到了这座岭秀山庄,特别是他们此时地点的正厅,曾经欢迎过很多大人物,官面人物中,有三位芦州布政使、两位按察使,一名都批示使,至于知府、通判、知县之流,更是数不堪数。可惜待到大魏朝廷设立总督和巡抚一职时,山庄已经式微,没能让一名总督或是巡抚前来山庄做客。
就在三人在正厅等候大庄主何劲的时候,一名身着青衫的中年男人进到正厅,陪侍在一旁的老管事赶快上前,在其耳边私语一番以后,青衫男人挥了挥手,表示老管事退下。
李玄都看了眼门外,他行走江湖多年,很多时候要露宿田野,天然善察天时,晓得这是一场大雨到了。若不是这场大雨,他也不会和胡良来到这座岭秀山庄。
对于李玄都和胡良这两个老江湖而言,倒还算别致。他们两人,走江湖时候不短,但是李玄都少年景名于江北河朔之地,阵容最隆时身处帝京,都算北地。胡良就更不消多说了,向来都是只要叫错的名字而没有叫错的外号,不管是“西北一枭”,还是“西北一刀”,都可见胡良是长年在西北一带活动,若非此次应李玄都之邀前来助拳,恐怕也不会呈现在芦州。
第六十六章 大雨滂湃
“不敢当胡大侠如此。”何劲赶快行礼,“鄙人忝居于岭秀山庄的庄主之位,实无所作为,不如胡大侠远甚,久闻胡大侠威名,威震西北秦州,又一刀动京华,实是当世第一等的豪杰豪杰,本日终是得见,三生之幸。”
胡良也从椅上起家,抱拳道:“中间就是岭秀山庄的大庄主?胡某有礼了。”
果不其然,没多久以后,大雨滂湃而至,不一会儿,门前的青石空中上便可见水流会聚。
就在这个时候,山庄的真正仆人何劲终因而姗姗来迟,岳左则顺势起家,与这位大庄主意礼。
对于江湖而言,北地和南地最大的分歧之处在于,北地多堡寨,常常在名字最后缀上一个“堡”字,如“金鹰堡”,而南地多山庄,常常是在名字后加以“山庄”二字,如“名剑山庄”。
芦州靠近江南,以是难以制止地感染上了很多江南风俗。
半途胡良曾经问起过山庄那块牌匾的事情,岳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以是没有提起这位身后灵位进入贤能祠的名臣,是因为徐世嵩当时已经向世宗天子上书乞骸骨,辞去官职,告老回籍,在归乡途中,路过岭秀山,拜访山庄,然后在当时庄主的美意聘请之下,留下了那件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