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皮,豆沙馅,手掌大小,圆盘似的,大要还撒着一层葡萄干核桃碎。因为黏手,阿鱼便找了把瓷勺,一勺一勺挖着吃。米糕重新蒸过以后,口感出奇的软糯,应当放了很多糖,每一口都是甜的。嵌在糯米里的葡萄干却酸得很,但和那些甜软的豆沙馅儿交杂在一起,便恰到好处,既不酸得过分,又不至于甜到腻口。
他不会让阿鱼飞走的,谁来抢都不可。
这些旧事,都是谢怀璟不晓得的。
谢怀璟见阿鱼一向伏在桌沿, 只当她在闭目小憩,厥后晚膳都呈了上来, 都是阿鱼爱吃的,却不见她大快朵颐,谢怀璟才发明她是睡着了。
这般想着,倒有些等候阿鱼体力不济了。
谢怀璟咬牙切齿地挤出一个字,“走。”他深吸一口气,神采平静地跟上阿鱼。
***
阿鱼便美滋滋地收下了竹笛。
谢怀璟也想跟着笑一笑,但他实在笑不出来——究竟熟谙到了甚么程度,竟然连人影都未见,单凭一段不断如缕的笛声,就能鉴定是傅延之啊!
立时瞧见了阿鱼……和她身边的谢怀璟。
那卓然独立在山涧之畔,身姿颀长,临风吹笛,衣袂翻飞的,果然是傅延之。
阿鱼没应, 仿佛睡得很深了。
但他晓得现在的阿鱼有多么欣喜雀跃。他俄然有一种深深的有力感,仿佛阿鱼真的是一片飘忽不定的云,她或许会在他面前逗留,但毕竟还是要远远地飘走的。
悠长动听的笛声持续传来。阿鱼欢乐地点头,“对,是他没错了。”
阿鱼好香啊, 倒不是那种气味芬芳的熏香, 而是很平淡的少女芳香, 许是她沐浴时用的香肥皂的味道。
登山的石阶端方平整,谢怀璟牵着阿鱼拾级而上。这时,一阵婉转的笛声模糊约约地传来,阿鱼俄然愣住脚步,仔细心细地听了一会儿。
这个时节,最适合登高望远,踏秋赏景。本日谢怀璟得了空,筹算带阿鱼去京郊的翠微山逛逛。翠微山绿木掩映,三面环水,若逢暑热,便是消夏的好去处。现在秋凉,常常水涵雁影,山遍芳径,也是极美好的赏景之所。
这个动机一出来,谢怀璟的心境便是难言的沉闷烦躁。那种把阿鱼锁起来,不让人瞧见的动机,又如野草般漫山遍野地疯长起来。
她很轻,明显常日吃了那么多生果点心, 还是没甚么重量, 不消吃力就能稳稳地抱着走。却也软绵绵的, 像刚蒸好的糯米糕。谢怀璟笑了一下, 感觉阿鱼仿佛一朵轻飘飘软乎乎的云。
谢怀璟见她没跟上来,不由回顾笑问道:“才走这么几步路,就累得走不动了吗?”
谢怀璟不由收紧了手臂。
已是晚秋。虽说太子府和禁中离得不远,但重阳糕带返来以后已经冷冰冰的了。阿鱼便把几块重阳糕摆整齐,重新上锅蒸了一下。
——差未几是八年前的事了。那一年初夏,傅延之和阿鱼一起去秦淮河边玩耍,恰都雅见一只明白鹤扑棱棱地擦着河面飞来。
但他很快又想到,只要风一吹,云就飞走了。
***
傅延之平静自如地解释:“启禀殿下,前人云,‘心远地自偏’,臣的人固然在都城,但臣的心早已遥寄天下山川,神游四海,如何算不得云游?”
谢怀璟内心妒忌得要命,神采却缓了过来,变成了暖和带笑的模样,半是摸索半是究查:“你如何晓得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