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事要奏!”
于刘太傅而言,大皇子赵飞扬天然是太子之位名正言顺的获得者。
可谁都未曾想,玄隆帝还未曾开口回话,上官均便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虽说克日来上官均频繁激愤玄隆帝,但在文武百官的面前,玄隆帝仍旧要给上官均一个面子。
“不要再卖关子了!”
“大皇子不由分辩便掌掴了奉陛下之命前去东宫的犬子,如何现在瞧着,倒像是臣错怪了殿下!”
他确切未曾传闻此事,本来被安插在东宫的拱卫司镇抚使陆子时,迩来已经被他调回拱卫司。
言下之意,之前赵飞扬的太子之位被剥夺,那仅仅是一场曲解。
按理说,即使西邦与大夏的干系大要上已然有所减缓,但立储之事仍旧是大夏国事,鲜于珲没有来由插手。
他只能不情不肯的点头应下。
玄隆帝如同刘太傅所想一样,听闻赵飞扬所言,也不由得面色一凛!
可此番大皇子的名声方才逆转,他才可令陛下规复大皇子的太子之位,却不成想闹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二人立于书案两侧,在文武百官以及赵飞扬的见证之下,签订了那份停战文书。
虽说身份确切不如皇子高贵,可大皇子如果不由分辩将其掌掴,怕是不给出个说法不太合适!
“先前大皇子遭人诬告,使得陛下也是以与大皇子产生曲解,现在大皇子并未自暴自弃,更是促进了大夏与西邦握手言和。”
倘若这件事没法给上官均一个公道的解释,别说是规复太子之位,便是现在大皇子的身份,恐怕都要保不住了!
碍于面子,玄隆帝还是看向赵飞扬,冷声诘责。
跟着文书一块被抬上大殿的,另有一张明黄色的书案。
“本宫想问问上官大人,令公子回到丞相府后,是如何向丞相大人诉说本宫欺辱并掌掴令公子一事的?”
“陛下,臣要状告大皇子,欺辱臣的独子,臣的独子昨日入宫便蒙受大皇子掌掴,本日人已经被吓得卧床不起了!”
他便皱着眉头问道:“上官爱卿有何事要奏啊?”
听闻玄隆帝的诘责,赵飞扬不但未曾闪现出半分惊骇,反而表示得极其淡定。
“赵飞扬,朕虽令上官丞相的独子与你一同前去边城,也曾命其前去东宫与你交换此事,可你为何要欺辱上官丞相独子?”
同时,上官均还是上官一族的族长!
没人弄明白上官均究竟是要做些甚么,眼下也就只能冷静地等候,等候赵飞扬把话给说清楚!
玄隆帝的神采,也因为这件事情得极其丢脸。
是以并无人向他禀告此事。
刘太傅也随之拥戴。
赵飞扬仍旧不疾不徐,他缓缓回身面对上官均暴露笑容。
虽说上官均是当场状告赵飞扬的,可这并不代表他能够对赵飞扬不敬。
“大皇子,眼下你可否与朕说清楚,此事究竟是如何回事!”
“陛下您也该当规复殿下的太子身份了!”
打了上官均的宝贝儿子,还说是为了上官均着想?
刘太傅此举,就是为了给玄隆帝一个台阶下。
“大皇子做过甚么,莫非还需求过问老臣?”
“只是不知,为何上官大人会再父皇面前状告儿臣欺辱上官嘉树,儿臣心中也非常迷惑!”
“大皇子,上官丞相所言可否失实?”
跟着玄隆帝以及鲜于珲将代表着两国的玉玺印在文书上,文武百官立即跪地叩拜。
“启禀父皇,昨日儿臣确切掌掴了上官嘉树,但儿臣之以是如许做,也是为了上官大人着想。”